合集•最美人类粮食1:中国优质稻谷

人民以粮食为天。人民没有粮食就不能生存发展,国家没有粮食就不能繁荣富强。

人类跨入新世纪以来,粮食安全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主题。中国国家领导人倡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人民生活需要",这说的就是粮食的重要性。中国优质稻谷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各国人民食用最多的粮食品种之一。中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面积最大、种植水稻技术最先进、水稻亩产量最高的国家。

水稻是中国人民的传统农作物,其历史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中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我国开垦建设稻田及种植水稻的技术在不断创新发展,并水稻品种也不断增多,水稻亩产量也不断增长。

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稻谷的种类有:水稻、旱稻;早稻、中稻、晚稻;籼稻、粳稻、糯稻。

据人民日报记者蒋建科报道:2021年10月23日,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杂交水稻"创高产示范基地,专家们通过现场实打实测,亩产达到1326.77公斤。标志着我国再创水稻大面积种植单产世界最高纪录!"水稻杂交之父"***爷爷的遗愿终于实现了!

△邯郸市地区人民种植的优质水稻。

中国人民种植水稻,不是像人们所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么简单就可以描述得了的,而是一个极具长期性、群众性、严肃性和科学性的过程。中国境内七大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港澳台地区)各省市地区都开垦建设稻田(梯田),科学种植水稻,这是一项点多面广、线路长、跨度大、受益人群最多的伟大工程。截止2021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稳中略降,同比下降0.51%,降至2992万公顷(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人民在劳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举世闻名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这言简意赅的歌词,有助于人们劳动、生活等,实在是令人钦佩!

在此,重点介绍目前我国东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人民种植水稻到谷子制作成食用品的主要过程。

一、中国南北各地区科学种植优质水稻及收割情景

勤劳智慧、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惧艰险、富于创造和奉献精神的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广袤无垠、土壤肥沃、古老而神奇美丽的大地上种植水稻,不仅造福着中国人民自己,而且还造福着世界上诸多缺粮及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人民。

△湖南省南县南洲镇荷花村的稻田。地处洞庭湖区腹地潮南省益阳市南县地势平缓,土质肥沃,水源充沛。每到秋季,成片的水稻逐渐转黄,河流、房屋镶嵌其间,形成美丽的乡村图画。(薛宇舸摄)

△湖南省洞庭湖地区水稻丰收景象。

△秋收时节,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梯田收稻谷忙。

△秋收时节,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哈尼梯田收稻谷忙。(黄泽光摄)

△黑龙江省五常市种植水稻大丰收,庄稼人兴高采烈地收稻谷场景。

△浙江省绍兴地区种植水稻大丰收,劳动者用机械化收割稻谷场景。

△江西省吉安及沿线地区种植水稻大丰收,劳动者用机械化收割稻谷场景。

二、中国优质水稻制作成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用品

1、谷穗晒干(或烤干)脱皮后绝大部分米(或糯米等)就成了雪白雪白的大米,还有红色米、紫色米等,很是让人们喜爱,被称作"生命米粒子"。

△黑龙江省五常地区大米。

△湖南省洞庭湖地区大米。

△云南省红河州地区大米。

△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梯田产的红米。

△浙江省绍兴地区大米。

△江西省吉安地区大米。

2、大米色彩斑斓,其中有白色米、红色米、紫色米等。大米可以制作出千姿百态的食用品。大米特别是云南、湖南、浙江、江西等南方地区生产的大米可以制作成米线(有粗米线、细米线)、糯米粑粑等,大米可以制作成米糕、米粽子、米汤圆等,各种大米煮熟后便成了统称的"大米饭",其做法有很多种,可以是大铁锅煮大米饭、高压锅(普通锅)煮大米饭、大米稀饭、木蒸子蒸大米饭、竹筒煮大米饭(竹筒粽子)等。不论是怎么样的做法,大米饭都有着共同的香喷喷的味道。

△大米制作成米线。

△大米粽子。

△大米煮熟后便成了大米饭。

三、结语

中国人民科学种植水稻是一项惊天动地的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物质生活的欲望越来越高的新形势而不断地新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对国家经济、文化、科技等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