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热点

● 安康确诊1例,轨迹公布

● 这36人:10月15,来面试!

● 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前言:朴实无华的文字,讲述数年前的田间农事,有淡淡的哀愁和深深怀念。如今的田间地头,机械代替的人工,丰收劳作时的欢声笑语大多变成机械的轰鸣。逝去的时光只能追忆,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杨荣军的讲述,重现多年前的那些农家往事……

阳历九月,睛多雨少,进入秋收尾季,借着好天气到处都是收稻谷、晒稻谷的场景。队上有几户种水稻的,大家轮流帮着干,二十九这天,轮到帮我们家收谷子。

《锄禾》这首古诗。大家都熟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中的粒粒应该是指煮熟的米饭粒。说真的,种、收稻谷还真辛苦。我们家住在二郎沟快顶头了,林广田地少,退耕后我们家只有两亩多田地,爸爸种了邻居家几亩旱地,到五组种了别人家一亩水田,在公路边上,种收较为方便。今年天旱少雨,田里用水靠挖坑蓄水,抽、挑灌田,勉勉强强保住稻禾生长并长出了沉甸甸谷穗。从苗栽下田后到收谷子这几个月,爸爸精心照料,施肥、除草、踩秧,九月份,望着籽粒饱满的谷子,爸爸好开心。他今年七十八岁了,前些天帮别人家收割,今天轮到我们家,大伙都过来帮忙。

二十九早,按妈妈安顿买了菜回家,急忙往田里去,走到田边还有几十米处,便听见“叮咚、叮咚”的打谷声。水田的位置比公路高出一些,听到声音脚步加快了步子,只见田里共六个人,郑子成、罗秀奎、爸爸三人在割谷子,文国元、邱昌喜、钟家华三人打谷子。今年用的半桶围席打,这个方法打谷子用了几千年了。半桶用木头做的,长方形,底部呈椭圆状,中间安装了两根粗实的拖条,固定着半桶底板,便于在田中拖动,左右和后方用挡席围好,前方空着。打谷人抱过一把稻禾,两人一前一后,拍打在刷子上,第一人打下去举起来,另一个人握着稻禾拍下去,举起来时在空中两手把谷把翻半圈,这样落下去能把谷把上的谷粒拍下来,举把、翻把,在起落间一气呵成,别小看这个动作,我学了三十多年也不熟练。老把式拍两三下就能把谷粒拍干净,我要比别人多拍两下才行,两个熟练的人先后配合,起落有序,拍打的声音像鼓点,“叮咚、叮咚、叮叮咚咚……”远看谷穗上下翻飞,打在刷子上,拍在挡席上,就形成了打谷交响曲。大家都不说话,默默干活,好在今天天气好,温暖的阳光方便了打谷、晒谷子。赶到田里时,正好这一轮快打完了,走过去帮忙打了十几把,停下来歇气装谷子。今年谷子籽粒,色泽金黄,抓一把沉甸甸的,爸爸看在眼中,高兴劲都写在脸上。

打谷子分两道工序,先割后打,割谷子的人先下田割倒一大片才好开打。谷子成熟后,不管天气晴、阴、雨必须抢收回来,实现颗粒归仓,多长几天籽粒会自动脱落,或遇上连期雨天会长芽。割谷子人脱脚踩在稀泥里,蹶着屁股弯着腰,左手握住谷禾,右手快速紧跟左手握住的下边十来公分处下刀,一递一拉,递要轻松,拉要用力,割完一兜,再抓第二兜、第三兜……,几个人一齐割,听到擦、擦、擦的镰刀割谷禾的声音,割上三四兜握住一大把站起身架在已下的谷茬上,又弯下腰去割,不停地伸腰弯腰,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谷叶上有毛刺,沾在脸上、手臂上,蠖(huo)人的很,割谷人全然不顾,埋头往前赶,一片片金黄的谷浪被割倒摆放一大片,累了伸伸腰,抬手用袖子擦一擦额上的汗水。打谷子的人便是追赶超越,望着一大片放倒的稻禾,他们不敢有半点松劲,半桶安好后,三人轮换搂过谷把,谁两人先到半桶边先拍打起来,拍光了的稻禾靠放在半桶两边的拉手上,拍打过两三手后,顺手抽出四五根稻草,搂过来往稻草头部一围,还没看清怎么挷的,一个草把已挷好提起来抛出去一两米远稳稳的、整整齐齐地排放在田地中,这个草晒干入冬后可以喂牛。谷子收回家后还要晒干,风车干净才能装袋保存。

在打谷子的同时,也让人感到担忧,不得不让人联想十年、十五年以后的农村会是什么样。打谷的人最大的是我的父亲,最年小的是老李,他快六十岁,六人中七十岁上、下各三人,他们还能坚守多少年,就四、五组而言,连田带地还有一百多亩,十年后恐怕会荒芜变成草地。年青人不愿从事农业,挣不到钱,更吃不了这份日晒雨淋的辛劳,农业后继无人是农村的普遍现象,笔者做为一名农村干部,也只能摇头表示无奈的叹息。

这一亩田今年谷子还好,可以收千把斤,按市场价一元九角计算,价值一千九百元,买种子、栽秧、打谷子请活路,办两桌饭菜,一人一包烟。请个活路一天一百二到一百伍,个人平时干的劳动还不算,支出绝对大于收入。爸爸种庄稼不算帐不计成本,每次看到他收粮食那份喜悦,我们帮着干苦点、累点也值得,孝顺,顺也是孝。将谷壳碾压退净就成白米,是我们的主要粮食,新米打好后,爸爸总是给亲朋好友一家装上十斤、二十斤尝个鲜,亲情总是在这些细小事中越走越亲。

现在很多年青一辈分不清小麦和韭菜,只知道大米是从口袋舀出来的。随着农村劳动力逐渐老龄化,年青一辈又不会从事农村,严重的青黄不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愿借乡村振兴之路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年青人返乡务农,让乡村振兴能够在接力中稳步走下去。

©石泉港

来源/石泉三农 城关镇太平村

投稿/Vshiquan@qq.com

— 便民橱窗 —

租房、转让、找门面

点这里

求职、招人、找家政

点这里

闲置、二手、找买主

点这里

景点、住宿、好吃的

点这里

▲石泉本地商家优惠、合作,加ta!

▲粉丝、推广、服务,加ta!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