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流传着悠久的酒文化,其中更是蕴含了各个地方的民俗民情。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 “酒”在黎族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黎族人爱喝酒却不嗜酒,他们认为醉酒会耽误事,所以黎族人自己酿的酒度数普遍不高。

黎酒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饮品,无论是节日活动、婚丧嫁娶、迁入新居,还是生育、社交和举行宗教活动,都离不开酒。他们以酒为礼,敬酒对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酒文化。黎族酒类繁多,酿酒技艺独特且历史悠久,常见的酒有山兰酒、椰子酒、甘蔗酒、荔枝酒、地瓜酒、玉米酒、山果酒、药酒等。

其中五指山山兰酒久负盛名,山兰酒可以说是黎族人的茅台。黎族人称山兰酒为“Biang”酒,山兰酒采用的是黎族山区自己所种植的旱糯稻为原料,运用自然发酵而制成,是真正的绿色酒类。对于黎族来说,只有极为珍贵的客人到来或者重大节庆才会拿出来与亲朋好友痛饮。

纯正的山兰酒清醇可口、味美甘甜。品之,味道甜而微辣、辣而不燥。山兰酒不仅味道甘甜,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

山兰酒传统的酿造方法颇为独特。制作时,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再把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至粉状掺入其中,然后放置在垫满芭蕉叶的锥形竹筐内,上面也用芭蕉叶封盖。

三天后,朝下的竹筐尖部开始往置于筐下的陶土罐子里滴出浆水,这就是山兰纯液,呈乳白色。

待山兰纯液滴干后,竹筐内的酒渣还可再用黎族传统工艺进行酿造,酿造出来的酒就是山兰白酒。或者装进坛里。一日后取少量冷水沁入并封口,埋到芭蕉树下自然成酒,一年后酒呈黄褐色, 数载则显红色甚至黑色

山兰酒的产量很小,因为酿酒的山兰稻是种在高山上的一种谷子,每年三至四月播种,七至八月收获,产量很低。而且因为这种酒的糖分和水分很多,保质期很短,酿成之后若不在低温下保存,不到一周就变质变味了。所以,尽管黎族同胞种山兰酿米酒已有很长历史,但长期难以推广,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只是黎族同胞自家酿造。

用黎族传统的饮酒方式喝山兰酒那是令人难忘。以前的黎族人民饮酒不用酒杯,将酿好的酒储藏在陶山兰酒坛中,饮时“以竹筒吸之”,竹筒较细,插入酒酿的下端用竹片编成五个部分,以防吸进酵母堵住管子。饮酒时,“席间置一埕,插小竹管两支”,两旁宾客轮流吸饮,颇有兰亭“曲水流觞”之韵致。

黎族人大多健康长寿和常饮山兰酒是有一定关系的。海南有一句话说:“美不过黎族三月三,甜不过黎家糯山兰。”当有人问黎族阿婆长寿的秘诀时,阿婆会说“喝了山兰酒,活到九十九”。

海南五指山旅游整合

文章转载来源:五指山农业品牌

- 往期回顾 -

(点击图片可获取全文)

2022海南(五指山)早春茶开采季活动启动仪式将于1月15日至16日举行

2022海南(五指山)早春茶开采季活动助力五指山红茶销售和走向品牌化

爱上五指山市很简单,来一趟就够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