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日
一
字
谷 gǔ:上下结构,上收下展。
上部“八”字这里可以写成撇、点,以化呆板,稍有左低右高,相互呼应,笔画稍重。长撇起笔注意与首点的相对位置,撇身稍直,注意角度、长度,要遒劲有力;捺笔从撇头里起笔,伸展,应注意与撇笔的角度对称,捺角要稍高于撇尖,波脚稍长,收笔略下压。
下部“口”旁扁宽,上宽下窄,重心与上部撇捺交叉处对正。左竖虚接起笔,注意要与上部首点的左侧直对,露锋入笔,向下稍右斜,收笔轻;横折虚接起笔,横画勿重,稍抗肩,到位后往上略抬笔毫,顿笔稍重,稍平(注意与捺笔似接非接),拐笔向下,稍左斜,厚重,收笔稍高于左竖;最后横画从左斜里起笔,略抗肩,呈俯势,渐重,收笔稍下拉,托住右竖。
gǔ
笔画顺序
(甲骨文)
(金文)
( 战国秦文字)
(隶书)
谷,会意字①。甲骨文字形下面像谷口,上面像水流出。甲骨文上边是两个八字,下边是口形。金文与甲骨文略同。小篆字形规整匀称,下面八字变形。本义是两山之间的水流。从本义引申指两山中间的低洼地,如山鸣谷应。从两山间的低洼地引申比喻困难。《诗·大雅·桑柔》:“进退维谷。”谷假借为“穀”。“穀”本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基本解释
1、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特别是当中有水道的):万丈深谷。
2、谷类作物:五谷杂粮。
3、谷子(粟):谷草。
知识拓展
空谷传声
【拼音】kōng gǔ chuán shēng
【解释】在山谷里叫喊一声,立刻听到回声。比喻反应极快。
【造句】她这番话犹如空谷传声,立时就起了作用。
【成语】 进退维谷
【拼音】jìn tuì wéi gǔ
【解释】 维:相当于“是”; 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示例】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注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