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种野草,外形酷似稻谷,被农民讨厌,但其实用处很多

“好种生稻子,坏种生稗子”,“稗子拔光,粮食满仓”等等一系列的农谚都说明了稗子是非常不受农民欢迎的一种恶草,而且经常把“稗子”与“败子”画上等号,尤其是种过水稻的农民对稗子可谓是深恶痛绝,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以除之而后快,那到底是为什么呢?那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它吧!

稗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水稻田里,形状与水稻几乎一样,在未出穗前很难辨别,与水稻共同吸收养分与水分,并且影响水稻的产量与质量,而且生命力极其顽强,若出穗后不及时拔掉,其种子成熟后掉到田里第二年就会更多,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给水稻带来了极大的干扰是农民眼里名副其实的恶草。

它虽然可恶,但是营养丰富而成优质饲料,深受猪牛羊等家禽畜牧的喜欢,尤其用它来养鱼,成长飞快且肉质鲜美,对于鱼农来讲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饲料。记得小的时候家里的鱼塘里面就经常看得到,而且每次出去打鱼草,稗草一定是首当其冲的必选鱼草。

除了前面说的,其实稗草的根及幼苗是可药用的,能止血,主治创伤出血。茎叶纤维可作造纸原料。种子还可以酿酒,在湖南就有一种“稗子酒”,同时稗子是稻子的祖先,经过人类的影响进化而成了水稻。

如果不了解它的话,它就是我们眼中真正的“败家子”,其实它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看我们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它,去利用它。正所谓物尽所用吧。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什么其他的见解,或者觉得小编的分享对您有一丝帮助,欢迎大家收藏评论!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为讲解农村野生物,不做用药,食用和治疗参考。部分动植物有保护等级,请遵守法律,保护野生动植物,请不要随意采摘不认识的野菜,更不要轻易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