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分玉米湿贮技术的优点、方法和应用价值

仇学军 陈晓琳 北京丰尊百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叶丹妮 Cumberland Valley Analytical Service, Maryland, USA

高水分玉米(High-moisture Corn)湿贮技术,(以下简称玉米湿贮技术),是指把籽实水分含量在24%以上的玉米,经过粉碎加工和贮存发酵,作为饲料原料加入动物日粮的方法和过程。湿贮技术,作为奶牛场和肉牛场能量饲料的有效贮存方式,在国外特别是美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则刚刚兴起,值得我国广大农牧企业结合当地实际,深入研究、借鉴和推广。

制作湿贮玉米的优点:

1.以干物质基础计算,湿贮玉米在淀粉和蛋白含量上与干玉米接近,但有研究表明其淀粉消化率更高。

2. 减少了玉米晒干或烘干的环节,节约人工节约能量。

3.减少玉米穗和籽实因为过干容易掉落的损失,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4.可提早收获,避开不利天气条件,减轻集中收获造成的人工和机械压力。

5.可选种生长期较长但产量高的品种,通过适时收获提高亩产。

6.可根据需要将玉米芯和苞叶同时粉碎湿贮,提高生物量产量,补充可消化纤维降低因淀粉快速分解可能造成瘤胃酸中毒的风险。

7.制作TMR时可不另外加水或少加水,适宜的湿度能减轻牛只挑料现象的发生。

 提早收获的玉米秸秆如用于养牛养羊,其营养价值也有所提高。

当然,制作玉米湿贮也受到一些不利条件限制,应加以合理规避: 比如因含水量偏高,湿贮玉米不利于长途运输和销售,更适合于有一定规模的牧场自制自用;制作湿贮需要一定的场地设施和设备;若贮存和使用不当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对日粮配方、TMR制作和饲喂提出更高的要求,若配比不合理,会提高发生瘤胃酸中毒的风险。

制作湿贮玉米的方法:

根据是否把玉米芯和苞叶同时粉碎处理,广义的玉米湿贮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粹的籽实玉米湿贮,第二类是含芯全穗玉米湿贮,第三类是含芯带苞叶全穗玉米湿贮(见表一):

表一、三种玉米湿贮方式中籽实、玉米芯和玉米皮的大致比例(干物质基础)

资料来源:Ken Swanson, 2016.

为保证适宜的发酵和贮存条件,湿贮玉米时应参照上表二建议,选择含水量适宜的**窗口收获,通常全穗及带苞叶的湿贮含水量要比籽实湿贮高些。含水量最低不应低于20%,最高不宜超过40%。水分太低不利于发酵,水分太高的玉米往往淀粉含量不能达到理想水平,从而影响其可利用能值。

表二、不同玉米湿贮方式的适宜含水量

资料来源:Ken Swanson, 2016.

湿贮前应将玉米粉碎或压扁,整粒籽实玉米可利用塔式设施贮存,但不适合平地青贮窖。粉碎多采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标准为细粉率不超过5%,整粒比例亦不超过5%为宜。对于籽实湿贮,含水量高的玉米可粉碎得粗些,反之含水量低的可粉碎稍细些。全穗玉米湿贮,应注意把玉米芯和苞叶粉碎到一定细度,理想数值是粒径或长度接近或小于1厘米,这样便于压实贮存,也可防止饲喂时牛只挑食。

湿贮玉米的贮存可根据现场条件和制作目的选用立式青贮塔、地面青贮窖、香肠式青贮袋、或大小裹包等方式进行。跟制作全株玉米青贮一样,重点是压实、封严,最大限度排除空气,以利于厌氧发酵,尽快达到稳定状态,便于长期贮存。

为加快厌氧发酵速度保证发酵效果,特别是待贮玉米水分比较低的情况下,可适当使用乳酸菌添加剂,最好是针对湿贮玉米开发的专用乳酸菌。为防止霉菌滋生,特别是在收贮时可见玉米有可能发霉的迹象时,可在装填和压实过程中喷洒丙酸等有机酸用于防腐防霉。各种添加剂的用法用量应咨询相应的生产厂家或供应商,最好取得可证明使用效果的实证资料。

玉米湿贮1个月以后,颜色保持入贮前的色泽,气味酸香,无霉变结块现象,即可开封饲喂。从平地青贮窖取饲时应尽量保持截面整齐,随取随用,避免浪费。

湿贮玉米的营养价值和饲喂方法:

即便经过常规化学分析获得了与干玉米类似的营养指标,湿贮玉米通常在离体培养和体内消化实验会表现出更高的瘤胃和全消化道淀粉消化率。表三列出了美国CVAS实验室检测的部分湿贮玉米的营养分析值,因为品种、收贮条件、加工方式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这些样品也在一些营养指标上表现出较大差异,牧场应用时最好采用实测数据平衡配方。

表三、部分湿贮玉米样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值

样本数 平均值 标准差

资料来源:Cumberland Valley Analytical Service, Maryland, USA

湿贮玉米可以提供较高的可利用能,因此较多应用于育肥肉牛和高产奶牛日粮中。湿贮存玉米所含淀粉在瘤胃中有较快的消化速率,饲喂泌乳牛和育肥肉牛时因日粮搭配不平衡时造成瘤胃过酸的风险也有所提高,因此配制日粮时要充分考虑其用量以及同其他原料特别是粗饲料的搭配比例。可适当与DDGS、玉米麸皮等低淀粉原料搭配使用,应保证合理的精粗比以保证足够的日粮有效纤维。TMR加工时要做到混合均匀,粗饲料铡短长度合理,避免牛只挑食。随时观察牛只采食、反刍情况和粪便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善。

总之,在保证收获时机恰当和加工和贮存方式合理的前提下,将水分较高的玉米进行湿贮是可供牧场选择的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一个有效方式。通过合理配比合理饲喂,应用湿贮玉米可有效提高动物生产表现,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