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尔沁区:科技赋能玉米单产提升
粮仓稳,天下安。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旗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0万亩,粮食产量35亿斤左右。今年,春播已至,科尔沁区立足通辽市千万亩现代高产节水农业示范区要求,在耕种管收、地种药肥全环节找差距,集成配套各类资源措施,从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再到推进间套复种、整改复耕,积极盘活存量、挖掘增量,整体推进玉米单产提升。
走进钱家店镇前西艾力村,专业技术人员正在地里调试农机为春播和田间管理做好准备。眼前翻耕土地的是集播种、施肥、排水、压实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精良播种机。伴随着农务人员的调试和测量,播种机后续可实现自动测量土壤湿度和温度,确定**的种植时间和数量,保证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种植方式、施肥、排水、压实等多项功能都是通过电脑控制;同时,还支持配备多种先进的电子技术设备,如GPS、GIS和遥感等,现代化的管理和监控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科技赋能离不开思维创新,通辽市汇民盛丰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副理事长王媛介绍道:“这几年咱们也在不断创新,把通辽当地特色的浅埋滴灌和播种期改良结合的同时,今年还增加了一个无人农场,想节本增效,减少人力,让更少的人管更多的地,新增加的智能水阀、无人农场和一些雾联感知设备,可以自动测试土壤氮磷钾的需求量和水的湿度,从而更加科学、精准地施肥和播种。”
据了解,万亩数智化无人农场通过配置立体式监测感知系统、智慧农机装备系统、大田智慧灌溉等系统,采取无人驾驶、精准导航、无人机巡田、水肥智能化控制、地埋传感、土壤监测等技术,通过遥感、大数据、区块链、气象和植物病虫害智能预警系统等智能控制技术和设备,达到在线监测、可视化管理、数据精准分析、远程监测、虫害预警、自动控制灌溉等。通过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种植环节的溯源,实现耕、种、防、收全程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
既要藏粮于技,也要藏粮于地。钱家店镇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土地整合规模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进而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钱家店镇政府把钱家店镇的四十四个村所有的合作社联合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农机联合社,然后给老百姓做翻地、旋地、耙地,包括之后的播种,每项都有补贴,还能让机械手参与这种单产提升的种植,提高种植质量 。”王媛介绍说。
今年,科尔沁区以科技为抓手,聚焦大面积单产提升,从耐密、抗倒伏、高容重的适合通辽地区的专用玉米良种,到实现集播种、施肥、排水、压实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精良播种机,科学种植为稳粮增收提供强力保障。(王议晗、李东亮)
来源:科尔沁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