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上海人不能理解他的爷爷说的上海话,还觉得很别扭。

实际上在我看来,新一代的上海人不能理解老一代人对某一些东西的称呼很正常,因为时代不同,方言也在进步。

作为00后的上海人,他常住在市中心;他的爷爷住在某个郊区的村里面,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一般我们通常叫这样的人叫本地人。其实00后的小朋友自己浑然没有感觉到他称呼他的爷爷就是老上海话,他称呼他的爷爷为老爹(这里发音为dia,音同嗲)。

他的老爹我是接触过的,说的一口本地老上海话,但是这个老上海话也不老到什么地步,基本都能听懂。玉米叫番麦、土豆叫番芋,茄子叫落苏,西红柿叫番茄等等。这些食品的名字,一般上海人都能理解。

有三种食品的上海话发音,这爷孙俩有点纠葛。比如上海有一个菜肴,以前是每桌必点的清炒虾仁,其中这个虾的上海话发音爷孙俩就有点纠葛了。爷爷发音清炒虾(音同上海话的“欢”)仁;孙子发音清炒虾(音同“唬”)仁。两者都可以说对,一个是以前的发音,一个是现在的发音,其实都没错。

后面两个食品的名字鲜爷孙俩搞得蛮厉害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个是目前夏天的应季水果——葡萄。爷爷用上海话叫“拔桃”(ba dao),孙子就是这两个字的普通话用上海话发音,与普通话发音略有不同叫葡萄(bu dao)。

还有一个是普通话叫做核桃。爷爷叫核桃的上海话发音是葡萄(bu dao),孙子发音是胡桃(hu dao)。孙子就问爷爷,水果葡萄你反而不发音叫葡萄,碰到核桃了,反而上海话发音它为葡萄了。我想想也是,以前有个炒货叫临安小核桃,我们在老上海话里好像都叫临安小葡萄(上海话发音),很少听到有人说临安小胡桃。为啥叫胡桃呢?因为不是中国自有的是从国外流传进来的。国外来的,不是叫番什么就是叫胡什么。

所以这个葡萄和核桃上海话到底怎么个发音,都搞不清楚了。因为都是上海人在说,最多只能说是老一辈的上海话发音和新一代的上海话发音。食品类的上海人对其称呼特别讲究,而且都有区分。这二者的发音就要问问对上海话特别懂经的友友们了#分享你最爱的夏日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