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好某种味道 或是健康警报
来源:【厦门日报】

饮食有五味:酸、苦、甘、辛、咸。中医认为,五味对应五脏,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对某一味有偏好,可能反映出对应的身体脏器需要调理。
中医也有五味:辛、甘、酸、咸、苦。饮食的五味和中医的五味有何关联?它们和五脏又有怎样的联系?五味调和如何滋养对应的脏器?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为您一一解读。
饮食五味
人的五种味觉 与五脏密不可分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五味俱全”形容饮食味道鲜美,这里的五味指的是人的五种味觉——酸、甜、苦、辣、咸。
《黄帝内经》中提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也。”
厦门市中医院总院推拿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雷应说,五味和五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一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选用相应的药食进行调养,同样当一些人对某一味更加偏好时,也可能反映出其身体脏器发出了健康警报。
酸入肝。酸性食物(如乌梅、山楂等)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适度食酸可养阴生津、健运脾胃、滋养肝脏。但一些人嗜酸过度,例如偏爱腌制酸菜、酸辣粉等酸醋制品,就很容易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从而引发消化功能紊乱。
苦入心。有一个例子,27岁的白领小钟偏爱苦味,每天都要喝三四杯苦咖啡。然而最近,他频频出现心气不足、掉头发的情况。“这就是苦入心,食苦过度,损耗心气,损伤肺脾二脏,导致心气受损。同时,偏嗜苦味,还会克制肺金,导致皮肤枯槁、毛发衰弱。不过,正常吃些苦味食物,如荷叶、莲子心,在夏季反而有养心之效。”雷应说。
辛入肺。辛味对肺气具有宣发作用,这也是风寒时可以通过喝姜汤驱散寒气的原因。还有如苏叶、粉葛等辛味药食,也有散表、行气作用。“但是,如果过于偏好辛辣食物,无辣不欢,很容易伤肺气、耗伤肺阴,出现呼吸道疾病,需要调理益气润肺。”雷应说。
甘入脾。西洋参、甘草等具有滋补调和、缓急止痛的效果,但如果过于沉溺于甜腻食物,例如奶茶、蛋糕等,反而容易损伤肾气。“喜好甘甜味,平时可以适当摄入一些含糖量低的谷类、豆类、果蔬等作为主食,如玉米、山药、南瓜等。”雷应说。
咸入肾。适量食用咸味食物(如鳖甲、海带等),对肾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效果。但过于嗜爱咸味,容易出现骨骼受损,肾功能也容易受损,若是损伤了肾阳,则容易上火,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中医五味
和味觉有所不同 是对药效的概括
中医里同样有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它和味觉有所不同,更多指代的是中药和食物的五种属性,同时也是在长期用药实践下,对中药作用和疗效的高度概括。
去中医院看病时,喝到的中药味道往往也各不相同。其实,从中药角度来看,五味同样也在发挥疗效,也就是中药“四气五味”的概念。雷应解释,所谓“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物性能特征,配合中药的辛、甘、酸、咸、苦五种味道,还包括涩和淡两味,是从中医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对中药进行概括。
其中,辛味药物(如紫苏、陈皮、当归等)尝起来有麻辣或清凉感,有的有香气,能发散解表、行气活血、温肾壮阳,适用于外感表症、气滞血瘀症、风寒痹症、肾阳虚亏症等。
甘(淡)味(如甘草、党参、枸杞子等),口尝味甜,能调和脾胃、补益气血、缓急止痛,适用于机体虚弱,功能不足之症,和某些拘急挛痛,并能调和药性。
酸(涩)味(如芡实、莲子、金樱子等),具收敛、固涩作用,适用于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尿频失禁、遗精带下、崩漏下血等症。
苦味(如山栀、大黄、黄连等)能清热解毒、燥湿、泻火、降气、通便,适用于热症,湿热症、痈肿疮疡、喘咳、呕恶等症。
咸味(如海藻、昆布、芒硝等)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平肝潜阳,适用于大便秘结、瘰疬痰核、瘿瘤、肝阳头痛眩晕。
在味道的医学探索上,中医和西医也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共鸣。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辛味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强淀粉酶活性,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甘味有解毒功能,可缓解胆汁类疾病,如黄疸、肝炎、食物中毒、腹泻和呕吐,例如甜菜也被称为“血液净化器”;酸味有助于提高身体对钙、磷等矿物质的吸收。
帮您问诊
熬夜后“疲劳臭” 到底咋回事
有些人熬夜后,会出现一种“疲劳臭”,和普通汗臭不同,“疲劳臭”是一种复杂的味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杭州市中医院临床心理科孟意琳说,熬夜后出现“疲劳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熬夜后负责代谢的肝脏功能受损,无法处理人体分解蛋白质产生的氨气,残留的氨随着血液来到皮下,跟着汗一起排出,就会形成一股刺鼻的味道;另一方面,熬夜会使雄激素水平提高,让皮肤油脂分泌增加,主要集中在皮脂腺集中的部位,如腋下、前胸、后背、颈部。所以熬夜后总是觉得头油得很快,油脂氧化后就会发出一股异味。
此外,熬夜时,人一般不会注意喝水,这会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引起口干和缺水,使口腔中的唾液减少,而唾液在口腔中有助于清洁细菌和中和口臭物质。所以,熬夜后口臭问题也会变得严重。
如何缓解“疲劳臭”?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少熬夜、不熬夜,成年人平均每天最好睡够7到8个小时。晚睡的人不仅患上疾病的概率会变高,而且发生抑郁症的概率也更高。据《健康时报》
教您一招
罗汉果橄榄茶 可清肺止咳
罗汉果可以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橄榄性平味甘酸,可以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烦醒酒。推荐罗汉果橄榄茶:将橄榄15克、罗汉果9克加水煮沸10到20分钟,代茶饮,有清肺止咳的作用。适宜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失音、高脂血症、冠心病、便秘等患者。
勾勾脚尖
疏肝健脾
每天平躺勾脚尖有补肾疏肝健脾的作用,这是因为勾脚尖时借助脚跟脚尖用力,能打开小腿部的肝经、脾经、肾经经络。
具体方法是:平躺在床上放松身体;慢慢地把脚背往自己一侧勾,直到不能动为止;保持5到8秒再恢复到放松状态。一组5个,每天3次。如果小腿不适,要停下休息。动作虽简单,但也要循序渐进,不能用力过猛,否则易导致足跟疼痛。据《健康时报》
健康提示
五味应均衡摄入 不应偏食或不食
厦门市中医院总院推拿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雷应说,五味、五脏与中医的五行理论密切相关,讲究阴阳调和,保持平衡状态,这也是中医的健康观,即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阴平阳秘的平衡观、形神合一的和谐观。
在长达数千年的实践中,中医总结出了一套借助药食的偏性,使身体在阴阳平和的状态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手段,达到疾病预防、身体调和的目的。
雷应建议,五味应该尽可能均衡摄入,不应偏食或不食,以保证五脏平衡。如果长期偏食某一味,反而会导致脏器功能失常而发病,过食酸伤肝、过食苦伤心、过食甘伤脾、过食辛伤肺、过食咸伤肾。
同时提倡清淡饮食。若吃多了油腻、口味重的饮食,中医称肥甘厚味,易导致肥胖的痰湿体质,引发眩晕、中风、胸痹、消渴,即现代医学的三高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文/厦门晚报记者 兰云丝 通讯员 钟婷婷 漫画/小牛)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