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小伙发明玉米脱粒机,效率秒杀传统机器百倍,获农机专家狂赞

山东一名农村小伙儿凭借一己之力,用一堆废铜烂铁制造出高效脱粒机,只需坐着就能轻松完成脱粒工作,效率堪比上百名工人。此消息一出,立刻震惊中国,农机方面的专家更是对此机器赞不绝口,还声称此款机器一旦大批量生产,届时将改变未来农业发展方向。那么,这款以一敌百的脱粒机究竟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它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玉米丰收的季节已来临,人们自然是开心的去收获粮食。不过随着现代农业的科技化,机器收割早就帮助劳动者解放了双手,但收割下来的玉米还需要进行脱粒,即便脱粒也有机器的帮助,可老式的机器脱粒口大小有限,每次只能放进去十几个,这样一来,就需要有人在一旁不停的工作,整个过程不仅消耗体力,更是效率极其低下。

然而面对如此情况,山东小伙赵胜超却坐不住了,他每年都要和父母一起拿着铁锹把多的如山堆一样的玉米。一点一点掺进玉米机里进行脱粒,但是这个活就要几个人连着干两天。他自己个大小伙,年轻力壮,没什么问题,但父母的年纪已经大了,每次忙完都要好好的歇几天才行。看着每年都要如此辛苦的爹妈,赵胜超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脑子里就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发明出一款可以省时省力的脱粒机。

凭着一股子的热情,赵胜超说干就干。他虽然只是中专毕业,但自小就喜好研究物理,因此通过多方查找资料以及学习,很快就弄懂了托利机的工作原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和废寝忘食的研究,赵胜超终于把脱粒机给造出来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型机器,它的外形和收割机很相似,主体是一个传统的四轮动机,正前方是一个宽大的液压机遮挡板,等机器开始工作的时候就会自动打开。

而挡板的后面则是一个旋转的转盘,它的作用是将玉米棒转到后方的履带中,履带再带着玉米进入到下面的滚筒内,等玉米到了这里就可以脱离了,拖好的玉米粒就从滚筒下方的口直接出去,就连让人感到烦恼的玉米棒最后也会被履带送到最后方的大漏斗里。面对自己的发明,赵胜超更是自信的表示,他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100倍。那么对于小伙这样的说法,他的真实效果又是如何的呢?这就需要对这款脱粒机进行多方面的考核了。

牛人小伙发明出的玉米脱粒机效率是传统机器的百倍,首先要测试的是机器的脱力效果,对此测试人员特意增加难度,找了一些钉子紧紧的钉在玉米棒上,然后还和带皮玉米一块放入机器里,测试正式开始,机器启动,然后缓缓朝前移动机身前方的螺旋桨,仿佛一个野兽的嘴巴将玉米棒大口大口的吞下。而大颗金黄的玉米粒。则从机器的下方喷出来,玉米芯则是进入了储料仓,整个过程非常快。

测试人员立马对玉米粒进行检查,一眼就在脱好的玉米粒中发现了图钉,而那些带皮的玉米也被完美脱粒,基本上没有其他杂质,玉米粒的质量完全不熟。人工第一轮测试完美通过,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人机比赛,从而对比新型机器的脱力效果。一听说要人机竞赛,此时围观的群众全都想要报名参加,但由于只需要一个名额,测试人员干脆开启了赛前选拔挑战,先通过做俯卧撑挑选出三名力气最大的选手,然后再让三人进行扳手腕比赛,通过层层的较量,最终是一位力气最大的中年大叔获得了胜利,成为了人气大赛中人工队的代表。

其实比赛规则很简单,人工队一人参与比赛,使用传统的托力,而机器队也只有一人参加,使用赵胜超发明的新型拖力接。谁先完成指定的任务量就获胜。比赛很快就开始,人工队着大叔拿着铁锹就冲了出去,然后迅速的启动了脱力机,动作利索的铲起地上的玉米棒,快速的倒入脱力机中,而机器的下方也很快就有玉米粒产生。再看机器这边,因为要操作机器,所以起步比较晚,但只需要参赛者坐在驾驶位上就可以操作整个过程,而且机器的进料速度特别快,没多大功夫就超过了人工队。

可就在比赛如火如荼进行着时,人工队那边却突然停了下来,原来是脱力机被带皮的玉米给卡住了,人工队不得不暂停比赛,修理机器。等到机器队完成所有玉米脱粒时,人工队那边才只进行了1/3,而且他们的玉米和玉米棒全部混合在一起,结果显而易见,那么新型脱粒机的工作效率到底是传统脱粒的多少倍呢?

牛人小伙发明的新型脱粒机,经过测试人员的初步计算,是传统机器的20倍。但如果要加大玉米的。重量,那结果必然高出100倍,完全没问题。虽然小赵在这场比赛中取得了胜利,但是市面上还有一款行走的脱力机,目前很多的农民也在用。那么这两种机器的较量会怎样呢?接下来就进行最后的测试。这场比赛安排在封闭路段举行,这次赵胜超抢先了一步开始动作,而传统机器紧跟着也动了起来。新型脱粒机这边像一头巨兽,张开大口将玉米吞了进去,在腹部经过一番脱离之后,将剩下的玉米芯在尾部排出到储存舱内,玉米粒则通过管道进入旁边的卡车上,而传统脱粒机无法直接脱离玉米装车,只能通过人工将玉米粒产到车上,需要三个人才能完成这一系列的操作。

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新型机器此时已经超过传统机器一大截,明明两台机器都是自走式的,为何会在效率上相差这么大呢?原来是因为内部构造不同。传统自走式脱力机滚动一圈,里面的玉米也只。脱离了1/3,而新型脱力机滚动一圈,里面的玉米则完成了全部脱力,这也是为什么小赵这台机器效率高的原因。随着比赛时间的持续,传统机器和新型机器之间的差距逐渐变大,新型机器率先完成任务,这场比赛结果显而易见。经过这三场比赛,大家认可了这款机器,获得了周围人的一片好评,也获了农机专家的高度赞扬。小赵表示这仅是个开始,自己的发明之路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