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的能量

能量

能量是肉牛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肉牛的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肉牛的总能需要量为维持能量的需要和增重的能量需要的和。其中肉牛维持需要是指肉牛在体重不变的情况下,为了维持自身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增重需要是指肉牛在育肥过程中,为了使身体各器官、肌肉、脂肪以及骨骼的重量增加所需要的能量。肉牛只有满足了维持需要的能量后才开始增重。因此提供的能量越多,肉牛的增重速度越快。如果能量的摄人量不能满足肉牛的维持所需,肉牛不但不会增重,反而会掉膘,体重减轻。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大多数饲草以及精料都含有能量。肉牛一生所都需要的能量并不是恒定的,在给肉牛提供能量时要注意肉牛的品种以及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来合理的调控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在育肥牛的选择上,年龄因素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因为幼龄牛增重所需要的能量较低,所以选择对用幼龄牛进行育肥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另外,肉牛在不同的季节对能量的需要量也不同。如果选择在冬季育肥,外界的低温环境,会使肉牛的消耗能增加,而在炎热的夏季,高温会导致肉牛的食欲下降,影响采食,使采食量降低,从而使增重下降。因此做好冬季的保温和夏季的防暑工作,同时提供肉牛适宜的能量水平。为了满足肉牛的维持以及增重的需要,加快肉牛的增长速度,要适当的增加日粮中精料的比例,如果饲喂过多的粗饲料,会导致粗饲料在肉牛瘤胃中停留的时间过长,而影响肉牛采食其他类饲料,而使肉牛的生长速度减慢。能量饲料: 千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含量低于20%的饲料.

主要有禾本科籽实糠类、草籽实类、淀粉质的块根块茎类、瓜果类(薯类、甜菜) 工业副产品类 (如玉米胚芽粕)、油脂等。

玉米

①营养特点:

(1)可利用能值高 (谷类饲料中最高) ,粗纤维少(2%) ,无氨浸出物多 (72%,主要是淀粉,消化率高),脂肪含量高 (3.5%~ 4.5%) ;

(2)必需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在谷类籽实中最高(2%),畜禽日粮中玉米比例达50%以上,即可完全满足畜禽对亚油酸的需要量。

(3)粗蛋白质含量低 (7% ~ 9%) ,品质较差 (赖氨蛋氨酸、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贫乏)酸、

(4)钙少 (0.02%)磷多 (0.25%) ,但磷多以植酸盐形式存在 (占总磷50% ~60%) ,对单胃动物的有效性低,其他微量元素也很少 (铁、铜、、锌) ;

(5)脂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含量较多(1.3~3.3mg/kg,平均2.0mg/kg;20~ 30mg/kg ),维生素D和维生素K较缺乏;水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B1较多,维生素B2和烟酸少;

(6)黄玉米含较多色素 (主要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等),效果优于首粉和蚕粪类胡萝卜素

②影响玉米品质的因素

1 水分:入仓玉米水分含量应低于14%,高温高湿和温差变化大易导致玉米变质;

2 贮藏时间

3 破碎粒

4 霉变情况: 黄曲霉素,影影响: 适口性和采食量、中毒,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可缓解

③饲用价值

反刍动物:不应粉碎过细,宜磨碎或破碎;可大量使用于精料补充料中,但最好与糖类使用,避免积食和引起膨胀

④利用时注意问题

(1)品质: 贮藏期和贮藏条件,产地、上市季节(2)藏

(3)含抗烟酸因子:猪: 皮病;鸡: 皮炎(4)粗蛋白含量低: 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半胱氨酸缺乏

(5)含脂肪高

糠类饲料

1、小麦:

①营养特点

(1)粗纤维含量等于玉米,脂肪%<玉米,粗蛋白%>玉米,但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较低,特别是赖氨酸

(2)钙、磷 (主要是植酸磷) 和镁含量较多

(3)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多,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C极少。

2、小麦和次粉:

①组成: 均是小麦加工成面粉的副产物,前者主要有种皮、糊粉层、少量胚芽和胚乳;后者有糊粉层、胚乳和少量细麸

②区别:

颜色: 小麦,白色、淡褐直至红褐色,取决于小麦品种;次粉,灰白到淡褐色,取决于皮比例,麸皮越多越深。

(1)粗蛋白含量高,二者相差不大,但品质仍较差(2)麦的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均高于次粉,因此有效能值低,但后者的变异较大。

(3)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4)矿物质含量丰富,铁、锰、锌较多,钙少磷多(5)有轻泻作用,可防治便秘,可作为添加剂的载体。

③饲用价值

反刍动物: 很好的能量来源,但用量不宜超过50%,避免产生过酸症。

小麦:

(1)奶牛和马属动物可适量饲喂

(2)种畜,特别是繁殖家畜在临产前和泌乳期饲喂有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