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要高产,就得严把播种关,这些播种细节要牢记心间

玉米株距是密了还是稀了高产?掌握合理密植原则,轻松实现高产

播种深度要根据土质、土壤墒情和种子大小等确定,正常情况以4~5厘米为宜。如果土壤墒情较好且质地黏重,可适当浅播,利于出苗;如果质地疏松,是容易干燥的沙质土壤,可将播种深度调节至6~8厘米,但不能超过10厘米。另外,种子粒度大的相对粒度小的播种深一些为宜。

在播种后还应及时覆土不留“天窗”,利于保墒和减少水分蒸发,确保正常出苗。机械播种后还应进行适当镇压,让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利于吸收水分,这在北方地区尤为重要,镇压时可以采用镇压轮进行镇压。

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和苗前封闭除草

如果播肥量大而不及时浇水,容易造成化肥烧种,进而导致缺苗。因此,在播后要及时浇蒙头水,浇水量不宜过大。

在苗期封闭除草是播种过程的一项重要措施。计划在苗期封闭除草的地块,要在播种后5天内施药,同时,施药时要选择无风晴朗天气。另外,施药量要合理,正常情况下每亩用复合玉米除草剂0.2~0.3克,兑水60公斤。

总之,玉米播种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但却对后期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想获得高产,就要在播种中注意细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