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秃尖、缺粒不饱满的原因及对策

玉米秃尖、缺粒不饱满,是影响产量一个主要因素,这种现象产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进行分析,提出供种植农户参考的意见。

产生原因

1.品种特性:某些品种如“少雄红轴”品种的特点就是稍有秃尖,是遗传因素先天所決定的,这些品种会在今后育种中逐步淘汰。

2.密度过大:密度不合理,群体过大,造成田间郁闭,通风透光能力较差,光合作用减弱,养分制造的少,易产生病虫或倒伏,造成玉米秃尖。

3.高温干旱:玉米花期遇高温干旱气候,会严重影响雄穗生长发育,花粉量少或活性降低,造成授粉不良,致使玉米秃尖缺粒不饱满。

4.田间管理不科学:很多种植户不重视田间管理,认为只要肥料、种子下地,就万事大吉了,犹其是在施肥方面多采用“一炮轰”,后期基本不追肥,不浇水,中耕也很少,图省事。因此造成植株生长不协调,雌雄穗发育不良,致使授粉不正常而造成秃尖。

4.缺少微量元素:很多种植农户只知道施氮、磷、钾化肥,对锌、硼、钙等微量肥不施,导致雄穗抽出难,吐丝延迟,或雄穗抽发失败,授粉不良而引的秃尖现象。

对策及措施

1.选抗逆能力强的品种

品种遗传因素与产量关系很大,特别是有秃尖特点的种子不能选用,选择种子一定要弄清种子丰产性,抗病性,抗倒能力等。不要听信件子经销者的宣传,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总之一句话,就是要选择抗逆性強的优良品种。

2.合理密植:正确理解“有钱买种,无钱买苗”的经验,留苗密度不能过大,如需每亩3500株左右的品种,(按照品种说明)多预留300一500苗,看田间苗子长势决定去留。农民一般经验是,定苗比规定亩株数多或少300株左右,总之玉米宜稀不宜密。

3.肥水合理调控

玉米拔节后生殖生长旺盛,肥水供应要适时,适量,防旱防涝,促进雌、雄穗的发育,保证玉米开花授粉和灌浆有足够的水份和养分;增施有机肥和微肥,平衡氮、磷、钾和各种微肥。后期可用0.5%磷酸二氢钾或1%尿素水溶液叶面补肥。

4.人工辅助授粉:在玉米开花期采取拉绳、杆法人工抖动雄穗促使花粉散落,时间选择在晴天上午9一11点,连续进行2一3次。

5.运用生长调节剂:当前市场出售玉米生长调节剂有多种,按照说明使用即可。

6.及早防治病虫:市场出售玉米病虫防治专用药剂组合可在玉米喇叭口期使用,做早发现早防冶。

总之,玉米秃尖籽粒不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通过人为的干预是可以克服的,如合理运肥水,密稀得当,人工辅助授粉,早治病虫等,内因在外因作用下,也合向好的方向发展,克服秃尖问题是可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