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第一“玉米佬”王月松——6年从2000元赚到1个亿?
他,是一个出生在黄河边的90后,本和村里同龄人一样,在外城的工地上忙碌于赚钱养家。2012年,他被无意间“忽悠”进入金融市场,把打工辛苦攒的2000元全部投入其中,未曾想到这是一个乡间小伙的传奇之旅。
他依靠天赋与努力,仅仅只用了6年,到2018年时,已经赚到了1个亿。
他,叫王月松(原名王春禄)

出身贫苦,因“故事”结缘
王月松出生在河南省濮阳市一个农村家庭,家门前紧邻着黄河。黄河对大家来说是母亲河,但在王月松的记忆里,母亲河却多少有点苦涩,小时候常闹洪涝灾害,一发水地里的玉米就被淹,家里没有收成,无奈早早出门打工。
和很多村里的同龄人一样,长大后的王月松也走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去到异乡的大城市,当建筑工地上的搬砖工,也做过服装加工厂的流水线工人。甚至还一度在跑到北京去做过保安。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虽然已倾尽全力,但想养活家里过上好日子还是太遥远。
2012年,一个很意外的机会,王月松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故事,在讲是外城一名退休教师闲来进入期市发展,结果一年时间从不足五万做到上千万,但后来又回到原点。王月松从这个镜花水月的故事里却看到了无限可能。

拼尽全力改写人生
从确定为期市可能就是改变他命运的那一刻起,王月松就实实在在的开始攒钱向其一步步靠近。那时的王月松正在异乡一家服装厂打工,流水线工作枯燥乏味还浪费大量精力,当时每天下班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却还坚持借着厂子里昏暗的光看上一会儿关于专业知识的书,看到十二点,满怀一身疲惫,却心怀希望。
一段时间后,他开始决定全心投入期市之中,于是从服装厂直接辞职回家,拿着这几年辛苦积攒的6000块钱,买了一台电脑,结果只剩2000多块钱。他的父母是朴实的农民,对这些一无所知,不断斥责他为什么好端端的辞职。
王月松知道自己的一意孤行这下彻底没有退路了,只能不断顶着家中的压力去研究去琢磨。当时家中正好种玉米,他就也做期市中的玉米,但是因为2000多块实在是太少了,只能赚上几十块钱,一天赚50多块钱他也就不干了,但是这让王月松愈发有成就感,也越来越感兴趣。

“成则一飞冲天”
很快,利用对家中玉米买卖的生意头脑用以大局观,放眼于全国市场,王月松很快就逐渐找到了里面的技巧。随着时间的积累,经验慢慢丰富起来,利润也在慢慢增加,一手玉米慢慢做成了两手三手,积少成多。之后成功凭借独特判断抓到了国内市场的一波动荡,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百万。
回首6年来在期市走过的路,王月松很感慨,作为一个地道农村人,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资本,更没有专业知识。“成则一飞冲天,失败了不过是从头再来,就是抱着一种破釜沉舟的信念进入市场的。”
因为成功的前提在于你有多努力

2015年末截止到2016年9月,王月松用5.7万元的初始资金,10个月净利润130万元,收益超过22倍。
3年时间后,王月松已经成功实现稳步的增长。他的经历,证明了:在实践中一步步摸索经验,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去慢慢克服本性的贪婪和恐惧的心态。不断完善自己,一步步积累经验,做啥事都会有无穷的希望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