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行与宽窄行种植玉米,哪种方式更利于高产

#头条创作挑战赛#

种植玉米对农民来说,是一种提高经济收入的途径。因为不是自己食用的,而是拿来卖钱的。所以提高产量,增加亩均经济收入是种植户的愿望。在增加产量方面,除了舍得投入种子和化肥之外,还需要使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其中合理使用行株距,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目前所使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传统的等行种植,二是宽窄行种植,两者哪一种更利于高产呢?

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举例来说,每亩密度都是3500株左右,使用等行距株种植法,行距设定60厘米,株距就需在32厘米左右。每亩株数不变,使用宽窄行种植,垄宽120厘米,种两行,大行70厘米,小行50厘米,株距还是32厘米左右。在每亩株数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了植株的分布,由原来均衡分布,变为密稀分布。这样的改变对于玉米光合作用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田边地头的作物都比田地中间长得好,这是因为植株能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流通,二氧化碳浓度高,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营养物质积累多的结果,这种现象叫做“边行优势”。使用宽窄行种植,就是人为地营造一个个边行,使其充分发挥边行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使用等行种植,在一定密度条件下,玉米植株高大,叶片多互相遮挡,空气流通相对较差,接受阳光的面积也小些,容易引起田间郁闭,植株徒长,遇到不良天气,出现倒伏。如果降低田间密度,以上现象可以避免,但是每株数的降低,就意味着产量的降低。

因此说,从个体与群体关协调方面来看,宽窄行种植,协调了等行种植不能协调的关系。在不需增加任何投入的前提下,提高了产量。

宽窄行种植,还是高产再高产的重要措施。这是因为取得超高产捷径是增加密度,密度是决定每亩穗数的关键。比如在每亩3500株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株,株距为25厘米左右,如果使用等行距种植,叶片相互遮挡得更加厉害,更进一步地增加田间郁闭的程度,植株细弱,中后期容易倒伏。而宽窄行种植,植株叶片向大行伸展,不存在遮挡现象,行间透光,通风良好,能够充分利用光、热、气资源,供植株能正常生长。

宽窄行种植,宽行空间方便进行中耕施肥及打药等农事活功,促进行了玉米生长。而等行种植正好相反,不利于农事活动,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