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粮油市场供应充足 主要品种价格稳中偏弱

本报通讯员杨帅

今年以来,贵州省粮油市场供应充足、库存充裕;受供需格局、天气以及国际粮油价格震荡等因素影响,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稳中偏弱运行。


粮油市场运行情况

夏粮收购有序推进。截至7月31日,贵州省累计收购小麦同比减少28.19%。新产小麦收购价格1.2~3元/斤,2023年价格为1.5~3.5元/斤,今年收购价格下跌。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受饲用消费增加影响,小麦涨价预期较强,但今年下游面粉消费“淡季更淡”,新麦市场提振乏力;同时由于产量下降,加上小麦价格偏弱运行,农民惜售,全省小麦收购量同比减少。

目前新季菜籽进入集中上市期,总体来看,今年油菜籽质量良好,其中三等以上占比增加3.1%。截至7月31日,菜籽累计收购同比减少1.65%,收购价格为2.3~4元/斤,与上年基本持平。本地油菜籽主要流入当地家庭式加工小作坊并就地消化,省内绝大部分油菜籽加工企业在本地收购较少,加上收购价格同比下降,农民惜售,菜籽收购进度慢于上年同期。

市场购销总量减少。受饲用粮购销放缓影响,贵州省粮食市场购销总量有所减少。截至7月,全省入统粮食企业累计购进粮食同比减少13.16%,其中省外购进同比减少10.44%;累计销售粮食同比减少2.43%。由于今年以来畜牧养殖产品价格走低,养殖户养殖意愿和信心受到冲击,贵州省牲畜存栏量下降,尽管目前较一季度末有所提升,但相比上年同期仍偏低,6月末,猪、牛、羊、家禽存栏同比分别减少1.5%、8.8%、14.6%、6.8%。饲料粮购销氛围转淡,饲料企业采购心态谨慎,备货建库积极性不高,截至7月,全省入统粮食企业累计购进主要饲料粮玉米减少25.2%,累计销售减少35.45%。

粮油食用消费略增。成品粮油购销量增加,入统企业成品粮购进量增加4.88%,销售量增加5.29%;其中大米购进量增加4.24%,销售量增加8.48%。全省重点批发市场食用植物油购进量增加51.3%,销售量增加14%;其中菜籽油购进量增加52.3%,销售量增加15.5%。

粮油库存充裕。当前,贵州省粮油市场库存充足,入统粮油企业库存量处于历史高位。7月末,入统企业各类粮食库存量同比增加9.5%,食用植物油库存量同比增加14.16%,其中,地方储备粮油实际库存数量不断增加,7月末,地方储备粮油实际库存量同比增加5.55%、25.73%。由于春节前各类市场主体备货充足,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今年以来粮油市场购销偏淡,随着粮油价格总体走弱,购粮主体采购心态较为谨慎,以消耗库存为主,粮油商品库存高位回落,但仍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截至7月底,粮食商品库存较去年年底减少22%,食用油减少26.16%。

主要粮油品种价格

在国内粮食市场整体供过于求以及国际粮食价格低位运行影响下,贵州省粮食价格稳中趋弱。食用油消费中,菜籽油和豆油分别占75.34%和19.6%,市场流通以菜籽油和豆油为主,食用油市场跟随国内外市场偏弱运行。

稻米价格高位回调。截至7月末,贵州省三等中晚籼稻收购价格为1.49元/斤,较年初下跌2.61%,同比上涨0.01%。大米月均价5.75元/公斤,较年初下跌0.86%,同比上涨3.05%,其中,一级中晚籼米批发价格为2.45元/斤,较年初下跌0.8%,同比上涨0.11%;一级粳米2.67元/斤,较年初上涨1.52%,同比上涨1.92%。

今年以来,我国稻米市场供应充裕,稻谷饲用减少,供过于求背景下,贵州省稻米市场高位回落。由于储备轮出品种以早籼稻和中晚籼稻为主,籼稻米价格稳中偏弱;随着东北余粮逐步减少,供应相对偏紧,粳稻米价格略涨。随着最低收购价中晚稻拍卖重启,加上新季早稻大量上市,中籼稻等将陆续收获,稻谷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预计稻米价格仍将承压走弱。

面粉市场延续偏弱行情。截至7月末,标准面粉批发价格为2.2元/斤,较年初下降0.9%,同比下降1.9%。由于消费需求清淡,面粉经销商备货谨慎,叠加小麦成本震荡下行,带动面粉价格偏弱运行,预计后期将以稳为主。

玉米市场持续震荡下行。截至7月末,三等玉米批发价格1.38元/斤,较年初下降7.38%,同比下降12.23%。今年以来,贵州省玉米市场价格继续小幅下跌。南方港口到港玉米库存较大,对省内玉米价格上涨形成一定压力,贸易商对玉米行情持观望态度,多以滚动补充库存为主。饲用方面,省内生猪产能逐渐去化,但当前生猪养殖集团化规模化水平提高,存栏仍处于偏高水平,替代谷物饲用消费量增加,玉米饲用消费量略有减少,供强需弱之下,贵州省玉米市场弱势运行。进入8月,华北地区春玉米将陆续上市,加上进口玉米替代品的有效供应,玉米供应宽松格局不变,生猪养殖利润的好转或将带动玉米市场回暖,预计玉米市场将震荡偏弱运行。

菜籽油市场弱势趋稳。截至7月末,贵州省三级菜籽油批发价格为14.97元/公斤,较年初下跌1.96%,同比下跌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