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出苗后,连根被咬断!两个害虫防不住,当心大减产!

温馨提示:点击文章右上方的“关注”,即可每天收到三农大喇叭为您推送的最新农资价格行情、三农政策、农业技术等内容了。谢谢您的关注与转发!投稿或商务合作请直接发私信。

中原地区麦收结束,夏玉米已经播种并陆续出苗,可是,有农民反映,玉米又出问题了!什么情况?

昨天,据农民陈先生介绍,他是在麦收后点播的玉米,前两天去田间查看玉米长势,发现不少玉米苗被一种虫子咬断了,还有虫子咬食玉米叶片,情况相当严重,如果不及时防治,可能会导致玉米缺苗断垄。

根据陈先生的描述,三农大喇叭判断,他的玉米被咬断,罪魁祸首应该是二点委夜蛾二代粘虫,这两个害虫,对刚出苗的玉米危害很大,农民朋友一定不可掉以轻心,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说说这两种害虫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二点委夜蛾

我们先通过图片,来认识一下它长什么样子。

二点委夜蛾 图片来自网络

二点委夜蛾 图片来自网络


地老虎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人常常将它与地老虎弄混,虽然地老虎也咬食玉米幼苗的根茎部,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二点委夜蛾幼虫1.4-1.8厘米长,黄灰色或黑褐色,比较明显的特征是个体节有一个倒三角的深褐色斑纹,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地老虎幼虫末龄幼虫体长3.7~5厘米,体色较深,由黄褐至暗褐色不等,体背面有暗褐色纵带,表皮粗糙,布满大小不等的小颗粒。

二点委夜蛾容易发生在管理粗放、秸秆覆盖物较多的玉米田,现在小麦基本上采用机械化收割,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这就给二点委夜蛾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环境。

现在有专家明确指出,秸秆禁烧虽然有效保护了环境,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严重。

因此,在小麦收获后及时灭茬,然后再播种玉米,会有效减轻二点委夜蛾的发生。小麦机收后直接播种玉米的,一定要及时清除玉米苗基部的秸秆及杂草。

二点委夜蛾 图片来自网络

二点委夜蛾防治办法

1.拌种包衣 在播种前,可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溴氰虫酰胺等成分的药剂包衣或拌种,能够有效防治二点委夜蛾、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

2.药剂杀灭二点委夜蛾低龄幼虫期,可采用毒饵诱杀、毒土灭杀或药剂喷灌等方式进行防治。

毒饵诱杀:用5%辛硫磷颗粒剂150-240克/亩与4-5公斤炒香的麦麸拌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到玉米幼苗基部诱杀。

毒土灭杀:用上述农药兑细土20-30公斤,拌匀于傍晚顺垄撒施,兼治地老虎和地下害虫。

药液喷灌:可用1%甲维盐水乳剂330-500毫升/亩,或者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7-10毫升/亩,兑足量水喷雾。将喷雾器的喷头拧下,将药液喷淋至每一株玉米的根茎部。

玉米粘虫

粘虫又叫行军虫,是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喜欢在枯黄的叶片上产卵,虫卵经过3-4天时间孵化,低龄幼虫会咬食玉米心叶,3龄后,幼虫会在傍晚及夜间咬食玉米叶片,严重时会将玉米咬成光秆。

粘虫 图片来自网络

粘虫防治要抓住关键时期,要在害虫卵孵化盛期至幼虫3龄前喷药防治。

防治方法:每亩可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12克,或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0-15克,兑水30公斤混合均匀进行喷雾,同时可防治棉铃虫、玉米螟、蓟马等害虫。

喷药时间宜在早上或晚上,这是幼虫咬食玉米的高发时间。喷药时,要将玉米苗整株喷淋,同时,对田间地头和路边的杂草也要全部喷到,这些都是害虫的藏身地。

除了上述药剂外,也可选用氟虫脲、灭幼脲1号、灭幼脲3号、氰戊菊酯、高氯甲维盐、溴氢菊酯、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氯氟氰菊酯、虱螨脲、除虫脲等药剂。

为了加强防治效果,可连续喷药,间隔5天喷药一次,连续喷药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