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选种推新品!惠城举办鲜食玉米优新品种观摩培训会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为促进鲜食玉米优新品种和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快种业科研成果应用,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夯实粮食增产丰收基础,全力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生根,日前,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的惠城区2023年早造鲜食玉米优新品种现场观摩暨配套技术培训会顺利举行。

本次观摩会共分为田头技术培训、现场品种观摩以及无人机飞防技术演示三部分。首先是田头培训,由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陈晓兰详细讲解了草地贪夜蛾的综合防治技术和注意事项,引导农户开展玉米绿色防控和科学安全用药,讲解深入浅出、要点突出、简单易懂,与会人员现场学知识、掌技能,受益匪浅。
接着是观摩培训会的重头戏——现场观摩和品鉴玉米优新品种。为筛选适合惠城种植的鲜食玉米优新品种,区农技中心于今年早造从省农科院作物所、有关玉米种子企业等单位引进了粤甜28号、粤甜41号、粤甜180、粤美甜1号、粤白甜2号、粤双色7号、粤双色8号、粤甜黑宝石1号、粤白甜糯6号、粤五彩甜糯以及超级乐章双色等11个优新品种。与会人员一边聆听着农技专家对这11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田间表现、特征特性、抗逆性、适应性及丰产性的详细介绍,一边剥开玉米苞穗认真的观察对比,对株型高度、茎秆粗细、苞型大小、鲜穗长短、籽粒情况、满顶性和蒸煮口感(甜度、糯性、脆度、适口性等)做了综合评价。

最后是植保无人机飞防玉米病虫害技术演示。只见无人机飞手拿着遥控器,精准地操控着无人机在玉米田上空折返往来、喷洒农药,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一遍“巡视”。比起传统人工背负式喷药,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具有节水节药、省时省力等优势,而且防治效果又快又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减轻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种植这批玉米不仅增施有机肥还施用了镁肥,并采用绿色防控和无人机飞防技术,良种良法结合,产品更高产更优质,达到良好的示范展示效果。”区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通过建设良种良法展示平台,举办现场观摩培训会,惠城筛选适合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不仅加快了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等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还提升了全区鲜食玉米的品牌优势及核心竞争力,促进了玉米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近年来,惠城区农技中心紧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这根主线,强化科技赋能,加强与相关农科单位、种子企业的交流联系,大力引进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优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近期已举办了鲜食玉米、大豆优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培训观摩,不断引导广大农户“因地选种”“看禾选种”,科学选用新品种和使用新技术,调优全区粮食种植结构,夯实种业发展基础,为实现惠城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文字】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图片】张桂兴 严学东
【作者】 卢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