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鲜食玉米栽培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我市春鲜食玉米进入播种育苗期,因近期持续强对流寒潮大风和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对早春鲜食玉米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促进鲜食玉米绿色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各区应根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组织生产,现提出春鲜食玉米栽培技术指导意见。

一、选择生产基地,隔离种植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生产基地。基地的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质量要符合有关规定。生产地块要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有隔离条件。空间隔离,要求鲜食玉米不同品种、鲜食玉米与其它类型玉米品种,同期播种隔离400米以上种植。如果有树木、山岗等天然屏障,可视情况缩短隔离距离。时间隔离,要求在同一种植区内,鲜食玉米不同品种、鲜食玉米与其它类型玉米品种,采用分期播种,使花期错开20天以上。

二、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习惯,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口感好等综合性状优良,且通过审定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选择品种时,结合生产实际,选用生育期适当的品种,如早春播种宜选用早熟品种,提早上市;春播可 根据上市需要,选用早、中、晚熟品种,分期播种,均衡上市。

三、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播种前,深耕细耙,深耕20~25 厘米,细耙达到土壤细碎、土层疏松。一般单行播种1.2米开厢,双行播种2米开厢,厢高20 厘米,厢沟、围沟、腰沟三沟配套。结合整地,施足基地。一般亩施商品有机肥100~200 公斤或三元复合肥60公斤,硫酸锌0.5公斤。

四、分期播种,合理密植

武汉地区春播要求,当土层5厘米深处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选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塑料大棚和小拱棚育苗、大田移栽地膜覆盖栽培,于2月上旬至3月上旬播种,2叶1心移栽,5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收;大田直播地膜覆盖栽培,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6月中下旬至7月初采收;露地直播,在清明前后播种,7月上旬采收。大田直播,甜玉米亩用种量0.6~0.8 公斤,糯玉米亩用种量1.5公斤;育苗移栽,甜玉米亩用种量0.5~0.6公斤,糯玉米亩用种量1~1.2 公斤。双行播种的采取宽窄行种植,厢面行距80厘米,株距24~26厘米,每亩种植密度2600~2800株。单行播种的株距20 厘米,每亩种植密度2700~2800株。

五、田间管理

(一)破膜放苗。地膜覆盖栽培的田块,幼苗出土至2叶1心,气温稳定在15~18℃时,及时放苗出膜,并用细土将苗孔四周的膜压紧压严。

(二)查苗、补苗、定苗。出苗后及时查苗和补苗,使补栽苗与原有苗生长整齐一致。2叶1心至3叶1心定苗,疏除病苗、弱苗、小苗等,每穴留1株健壮苗。

(三)肥水管理。春播玉米于幼苗4~5叶期追施苗肥,每亩追施尿素3~4公斤;7~9叶期追施攻穗肥,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5 公斤,并及时培土。在玉米授粉灌浆期,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

玉米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苗期适当控制水分,有利于根系下扎,培育壮苗,春季雨水多,及时清沟 排渍。拔节至抽雄前以干湿交替为原则,当土壤田间持水量 在65%以下时,可沟灌1/5~1/4 沟深的跑马水。抽穗前10天至灌浆成熟期,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70~80%,注意防旱防涝防渍,不可过早断水。

(四)除蘖去穗。6~8叶期及时除去分蘖,促进田间通风透光。一般每株只保留一个主穗,将主穗以下小穗及时去掉。如果茎秆健壮、双穗率高的品种,也可适当选留同时吐丝的双果穗。

(五)人工辅助授粉。抽穗开花期,如遇连阴雨或干旱天气,应抢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1~2次。

六、病虫防治

(一)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农药使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规定,禁止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有机磷农药,收获期前20 天禁止施用化学农药。

(二)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有:玉米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等。主要虫害有:地老虎、玉米螟、玉米蚜及草地贪夜蛾等,据植保部门监测预报,科学防控。

(三)农药防治主要方法。病害防治:防治纹枯病,发 病初期选用井岗霉素、多菌灵等喷雾,间隔7~10天,连施 2 次。防治大斑病、小斑病,发病初期选用粉锈宁、多菌灵 等喷雾,间隔7~10天,连施2次。防治锈病,发病初期选 用粉锈宁、硫磺等喷雾,间隔10天,连施2~3次。虫害防治:防治地下虫害,在播种时用辛硫磷与盖种土拌匀盖种。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将 BT颗粒剂撒于心叶内,或用BT乳剂对准喇叭口喷雾,间隔7天,连施2次。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蚜酮等喷雾,隔7~10天,连施2次。防控草 地贪夜蛾,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时期,施药时间最好选 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 位。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 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防治;当玉 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等喷雾,进行应急防治。

七、适时采收

鲜食玉米在籽粒发育的乳熟期,含水量70%,花丝变黑时为**采收期。一般春播甜玉米在吐丝后17~23天采收,糯玉米在吐丝后22~25天采收。采收时连苞叶一起采收以利于上市延长保鲜期,当天采收当天上市。

来源: 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