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能做成卫生巾?这种新技术变废为宝,秸秆终于有大用?

不让烧秸秆,又不给个最合适的处理方式,那让农民怎么办?这个问题说了好几年,现在终于看见曙光了。

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国内已经有一种成熟的技术,可以将玉米秸秆最终制作成衣物、口罩、环保塑料等等日用品,现在更是拓展出了完整的产业链!可以大胆推测,这种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已经近在眼前了!

咱老百姓简直不敢相信,烧又不给烧、丢又丢不掉的秸秆,还有这变废为宝创收的机会?这下草根产业要大逆袭啦!没错,中国技术就是这么豪横!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激动人心的产业究竟是咋干的!

秸秆问题老生常谈,不能烧的话能怎么处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粮食产量基本都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粮食多了,秸秆也就多了。一开始大家还能把秸秆拿回家再次利用,不存在过多的问题,但随着秸秆越来越多,家用消耗不完,又没个处理的地方,那全部烧掉就是最简单方便的选择。

但是,如此大量的焚烧,又都是在气候干燥的秋冬季节,烟尘污染和火灾隐患就非常严重,因此,我国在1987年就将禁止焚烧秸秆写进了法律,这么多年也都在严查火点,一旦查到严惩不贷。

自从有了管束之后,焚烧便不像之前那么严重了。也有农民站出来强调,老祖宗是很有智慧的,除了塞进炉灶生火,很多农村也把秸秆变成编制品,譬如蒸馒头的篦子,编席子、打篓子等等,甚至很多地方还拿来盖房子,把秸秆糊进土泥巴墙里,更结实透气呢。

这就给了很多人启发,为什么不把秸秆利用起来呢?甚至可以变成产业也说不定。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机械也越来越发达了,人们对秸秆的处理更加高效多样,如果你在农村有田有地,这几种处理方式你一定要知道。

首先是粉碎,做青贮饲料。这是相对简单的方式,就是将秸秆一捆捆收集起来,先过超细粉碎机,将其变成碎草料,然后再将草料过一下颗粒机,就直接变成可储存的颗粒饲料了。

如果你想增加饲料的营养,就在草料里混一些玉米粒和麦麸搅拌后再过机器,制成的饲料可以在常温下储存六个月,市场价大约在360元/吨。

农民如果自己有大量的田地,可以考虑自己买机器自己加工卖出,这样赚的更多,如果只有少量的田,可以找到加工厂,把秸秆卖给加工厂,多少也是一点收入。

玉米秸秆还可以变成液化气。只不过,这个方法对于农民单户来说,想实现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山东济宁的一个村,村书记就带领大家实现了这个循环,建立了秸秆气化站。

通过密闭燃烧将秸秆产生的气体收集储存,再通过管道铺设到家家户户,全村老百姓都用上了不要钱的燃气,每年只要拿家里的秸秆去村里换,这一年煮饭烧菜的燃气就都有了,属实给老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

玉米秸秆粉碎后还可以培养食用菌。玉米芯玉米杆粉碎后,放到石灰水里浸泡捞出来铺平再把菌种均匀撒上去,一层玉米碎一层菌种,最后再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塑料皮盖上静静等着菌丝冒出来就可以啦。

很多农户在家就可以培育出很多平菇,有销路就有收入,技术也可以赚钱,但实际上除了菌种的成本,也没其他的支出。

另外,玉米秸秆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可以作为发电原料、还可以作为人工板材原料等等,总之用处多多,很多人也从中受益。

对于老百姓而言,能直接利用的或许就是加工成饲料,但其他发展对秸秆的需求,也为老百姓谋了不少福利。

聚乳酸材料是什么?有哪些具体应用?

地球正在发生着一些事情,人类不得不面对的事,化石资源在枯竭,环保问题严重,白色污染无法治理,谁也不知道这些问题突然在哪一天就变成了灭顶之灾。我们迫切地寻找着各个领域的解决之法,哪怕只是微薄的改变也好。

塑料制品是全球环保问题的制造者,人类一直在寻找可降解和可再生的生物材料来替代塑料。

多年研究发现,聚乳酸(PLA)就是一种很好的替代品,它的原料是天然淀粉和纤维素,经聚合反应生成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它的好处就是无毒无害、强度高、可塑性好,最重要的就是可降解可再生,来源丰富。

聚乳酸如果能实现量产,将在很多领域发挥重大作用,我们来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首先在服装上的应用,聚乳酸生产的衣服更健康更柔软舒适。现在安徽、河南等地都有企业投入了聚乳酸服装的生产,并且已经与国内外多个服装品牌建立了亲密合作。

国产品牌也有了聚乳酸衣服

这种材料的衣服天然亲肤、抑菌抗螨,没有微塑料的危害,也更加柔软舒适,远远优于化纤材料。

尤其是女性内裤、卫生巾,聚乳酸材质会更干净卫生,更健康。随着人类健康意识的觉醒,健康衣物的市场也是前途光明。

其次是在医药上的应用,聚乳酸用于缝合线、口罩制作等。医学上已经普遍使用了聚乳酸的缝合线,缝合后不用拆线,原因就是这种材料可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直接被人体吸收,无毒无害,抗菌效果极好。

另外口罩制造上也开始使用聚乳酸,现在的口罩主要材料来自石油提取,扔进土里降解需要500年,但聚乳酸口罩在土壤中只需要60天即可降解。

还有在农业上的应用,聚乳酸地膜覆盖农作物。聚乳酸经过相应的加工程序,制造成类似塑料膜一样的地膜,农民可以用来覆盖农作物种子,助其发芽,大约2个月后,这种地膜就可以自行在地里化解,无需回收,没有污染,为农户节约了劳力,为土壤环保也做出了贡献。

包括咱们生活中常用的餐盒、塑料袋等都可以用聚乳酸来制造,未来的市场不可限量。

玉米秸秆怎么变成聚乳酸?这项技术未来能有多大的发展?

聚乳酸这么好的东西是什么制造的呢?你可能很难想象,聚乳酸的原料就是农村随处可见的玉米秸秆。

玉米秸秆生产聚乳酸要经过很多流程,首先要收集和处理,其次要经过碱处理和酸处理,然后再做纤维发酵,最后对溶液进行浓缩纯化和结晶,多个复杂流程之后才能得到聚乳酸。这还只是最基本的流程,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更加复杂。

这项技术流程虽然复杂,却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

首先是可再生资源可以全面利用,同时迎合了全球环保趋势。我国是玉米种植大国,每年大约产2亿多吨,但玉米秸秆资源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本次关于玉米秸秆生成聚乳酸研究,解决了玉米秸秆资源浪费的现象,据相关数据显示,4吨秸秆可提取1.3吨聚乳酸,未来实现量产将大大降低成本,拓宽应用领域。

当下全球的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人类急需要可降解材质来取代当前大范围使用的塑料,玉米秸秆制造聚乳酸的技术恰巧迎合了全球未来大趋势。

其次是政府大力支持,成品售价降低。鉴于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家对于新型材料尤其是可降解可再生材料的发展给与了高度重视与支持。玉米秸秆聚乳酸生产的相关产品与现有材质的相比,价格优势也更明显(建立在这一技术量产的基础上)。

(2023中国(乌海)第二届BDO及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大会)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项技术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些难关正在攻克中。

譬如目前还没有行业标准,缺乏监督体系和统一规范,技术上也存在纤维与基体粘合度不高,稳定性不强等问题,市场推广页处于初始阶段,市场接受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聚乳酸能制作这些东西

结语

我国不仅高度重视国内的经济发展,对于全人类面临的问题,我国也正在倾尽全力研究与改善,时刻关心人类的未来与发展。

相信玉米秸秆制造聚乳酸的技术将是惠及全人类的环保技术,不仅实实在在解决了农民的困境,更将为世界环保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

1.《焚烧秸秆到底是千百年来就有,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086960/answer/2957563313

2.《玉米秸秆百科》:https://baike.so.com/doc/3763273-3953339.html

3.《玉米秸秆纤维素增韧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https://www.xjishu.com/zhuanli/27/201810024543.html

4.《玉米秆纤维塑料复合材料行业需求与投资预测报告》https://wenku.so.com/d/14461be8f1827e47911400bbc6bd88c5?src=ob_zz_juhe360wen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