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鸽胜九鸡”,差不多的斑鸠却很少有人吃,它的肉真的有毒吗?

导语

“今年的斑鸠又下来了,赶快去抓来吃啊,我听说这个肉好吃死了!”

这是一家农民们的对话,斑鸠与鸽子同属于鸠鸽科,也就是说它们是一类鸟,只是鸽子被我们熟知,而斑鸠鲜少有人提起。

在这群农民眼里斑鸠就是美味。

然而另一边的农民却对斑鸠又爱又恨,爱的是斑鸠好吃,恨的是斑鸠要对自己的农作物下嘴,典型的“祸兮福所倚”。

而在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政策下,往常拿来当做美食食用的斑鸠成了“洪水猛兽”,而且现在还有不少专门捕杀斑鸠的人。

但是斑鸠的肉真的有毒吗?

既然这么好吃,为何没人敢吃?

斑鸠与鸽子的不同

鸽子和斑鸠从外形上来看可以说几乎没有区别,一样扁扁的身子,比麻雀稍大,比乌鸦略小,主要以灰色为主色调,再加上黑色的带点羽毛,不过鸽子颈部羽毛一般会呈现出一种绿色。

古人把斑鸠叫做鞴鸲,据说古人将鞴鸲视为一种吉祥之鸟,所以古时有人在过年过节时,专门抓一些来当做礼物送给老人,好让老人识见到这些鸟也能长命百岁。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看出古人对斑鸠还是非常喜爱的,但如今却没有多少人喜爱斑鸠除了口感不错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它们会影响农作物。

据说斑鸠最喜欢吃玉米,这不是个传言,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如果大家家里有种玉米的话定不会觉得陌生,会纳闷玉米地里哪来的那么多虫子,仔细一看,是斑鸠啄食掉了玉米的外皮然后在上面留下虫子的遗迹。

除了玉米之外,谷物等能结出粒的庄稼似乎都成了斑鸠的口粮,为此广大的农民愤愤不平将斑鸠列为“害鸟”,并且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好像鸟类食物链中没有斑鸠这个角色。

也就是说不论是老鹰还是猫头鹰以及狐狸等狼狈之徒都不会专门捕杀斑鸠,而且还真实的被发现在动物们结实的粪便中找到了很多斑鸠的羽毛,但从未找到过一根骨头。

由此可见这斑鸠也不是那么好抓的,在农民口中它们口齿伶俐脚也很快,不过农民捕捉并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阻止它们在啄食农作物,于是于是想着将斑鸠吃掉,“一鸽胜九鸡”便由此而来。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国家规定保护它们,但是根据地方性法规,有些地方可以合法捕杀,那么即使国家不许,我们可以遵循地方性法规吗?

答案是不可以。

有健康风险,甚至“带毒”,并不是说野生动物就一定不能吃,像野猪、野鸭等,只要处理得当都很好吃。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带毒”又是什么呢?

“带毒”原因

大家都知道野生动物与圈养动物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自然就是生活环境了。

没有污染的人类居住环境造就了植物更加清新自然,而这些植物便是野合动物们最好的食物。

但是鸟类又与其他动物不同,它们主要是以谷物为主粮的,所以它们光靠植物是不能存活的,它们还得自己捕猎虫子吃,所以鸟类的生活环境又会和虫子相遇。

这就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害虫问题,他们不仅会钻到各种植物里,还会承载许多病菌和寄生虫,这些病菌和寄生虫不仅危害植物,还能感染野生动物,最后连带着人类也会被感染到。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有疑问,那为什么害虫能与植物和野生动物共存,就 animal 疯**播一条新的科学常识,当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速率不在同一个量级下的时候,它们之间就会保持一定平衡状态。

以野生植物为主食的昆虫因为植物新陈代谢缓慢,不仅可以从植物中获得成长需要的大量营养,还不会造成植物死亡;而以昆虫为主食的鸟类因为昆虫新陈代谢速率快,所以昆虫数量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平衡还是存在的,毕竟动植物也是生态的一部分!

科研助力解决鸟类与农田冲突

既然有益有害,那么解决这对矛盾的方法就是隔离,这就涉及到土地问题了,鸟类最怕人类,不论是大声还是快速接近,鸟类都会想办法避开,但尤其对小型鸟类来说,大声威吓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国科研方被雇佣用科学的方法阻止鸟类接近农田,于是就产生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模拟鸟类大声发出的方法。

根据当地鸟类分布情况,在田间和田间边缘放置一定数量占地不多且不影响农田种植的音响,通过这些音响发出各种鸟类声,看哪种鸟类对特定音效反应明显,从而判断其所在鸟类,在进行下一步工作。

检测到一些成群结队的小型鸟类后,就用录音设备录下音频,并保存样本,然后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特定鸟类最不适合发出息频率,从而用这些频率去其它地方寻找更多小型鸟类,如果发现同样的小型鸟群体,则证明它们是同一种,然后就可以通过频率释放器尽量扩展声响覆盖范围,从而严重破坏这种小型鸟类的巢穴和偏好,以达到人类带来的惊吓效果达到驱赶鸟类呼吸目的。

这种方法虽然有点复杂,但却极大提高了驱赶成功率,而且还对其他小型鸟类造成干扰较小,更加符合国家对生态保护标准。

与此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科研资金支持,还调研了中国几个喜欢雇佣科研人员研究农业问题的科研机构和东南亚一些以稻田著称的国家进行合作。

这些东南亚国家的稻田有着天敌昆虫和害虫数量完美平衡,只有小型鸟类尝试接近时就会立即被当地昆虫吓跑,并且这些国家向科研方提供专业课程,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如何利用昆虫与小型鸟类造成生态之间矛盾从而让其无法适应当地生态逐出当地的方法,并且发明出一种加强版驱赶音响设备,可以打扰更多昆虫与小型鸟类,驱逐效果更佳,而且因为声音频率更高更符合小型鸟类习性,比起前几年花费更多,他们都觉得值得。

结语

要想解决问题就应该找到平衡点,可能会有人想把农田挪走,但是这样违背自然规律,不环保,不符合生态原则。

但我们总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这才是人类智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