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空杆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玉米空杆是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玉米空秆一是玉米没有分化出雌穗,没有果穗(玉米棒子);二是玉米虽分化出雌穗,没有长出花丝,慢慢的雌穗坏死;三是分化出雌穗仅有少量的花丝,果穗很小很小,并且只结实不到20粒玉米籽;四是雌穗发育都正常,但棒子上所结玉米籽粒较少,也叫“花棒子”。正常的空杆率在2%左右,损失微乎其微,而一旦严重时可达30%,给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空杆玉米后期叶片发红


造成玉米空杆的原因是什么?

玉米品种问题

某些玉米品种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对于玉米田间栽培条件或者气候等因素极为敏感或者品种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的条件,造成雌穗分化障碍或受阻,大家笑称其为“公玉米”。

种植密度大

密度过大,群体郁蔽,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个体瘦弱,影响雌穗发育;

卡脖旱或中期低温冷害

抽穗前出现卡脖旱或中期遇有低温冷害,影响或抑制了幼穗的分化,有时发育终止,也会造成雌雄发育不协调而产生空秆;

肥力不足

土壤贫瘠、肥料供应不足,假如播种时底肥就少,后期再没有进行追肥,田间玉米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缺乏,到了中后期,必然会出问题,形成不结穗的现象;

病虫害的危害

常见的玉米粘虫、玉米螟、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等等,不及时防治的话,都会造成玉米生长受挫,导致空杆;

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

玉米授粉期连续出现阴雨天气,导致授粉不良或者不能授粉,造成空杆;

农药药害

玉米授粉器喷施高毒农药会杀死花粉造成授粉不良或玉米出天花前喷施杀虫剂药量过大产生药害造成玉米不育;

玉米苗势不整齐

玉米大小苗悬殊、玉米缺苗断垄补苗不及时造成的弱小苗,导致个体间营养分配失调,影响弱小苗发育,空杆率提高;

防止玉米空杆的措施:

  1. 选择适应性广,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性好、丰产性能优的优良玉米品种;
  2. 合理密植,不能一味地追去密度,否则会适得其反。在水肥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按照品种指导密度合理种植才能发挥最大产量潜力;
  3. 加强田间管理,玉米生长各个关键阶段的水肥要跟得上,同时病虫害防治要及时,科学防治管理,勿发生药害;
  4. 苗期及早查苗补苗和间定苗,保障玉米个体间正常协调发育;

五、扬花期最好不打农药或者选择安全性高并药液浓度合理;


综上所述,造成玉米空杆的原因有好多,主要分为两种: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的就是种子问题,这种情况很少见;主要是后天性的玉米栽培管理和气候因素造成的,只要种植户朋友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加强管理,就会降低空杆率或避免空杆。希望文章能够帮助到每一位种植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