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道明玉米涨跌“套路”,最新玉米价格已更新,12月会如何?

国内两大玉米主产区价格出现分化,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大稳小落,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大稳小涨。

东北地区进入12月售粮进度加快,虽然整体进度仍低于去年同期,但目前新玉米上量有加速趋势。各用粮企业为节前备货,对原料需求量加大,收购价格也有不小涨幅。价格达到心理预期,农户售粮积极性增加。

黑龙江伊品烘干粮收购价2420元/吨,跌10元;黑龙江鹏程生活三等新粮收购价2352元/吨,跌20元;通辽梅花二等新粮收购价2520元/吨,跌10元。

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经历了几天的上涨之后,企业库存上升,收购价格保持稳定,个别企业上调收购价。

菏泽成武大地14%水新玉米收购价2790元/吨,涨20元;滨州金汇14%水新玉米收购价2750元/吨,涨10元。

另外,华北地区大雾天气影响了车辆运输,加工企业门前到车量减少。

据天气预报,12月16日早晨6时左右,聊城、德州、滨州、泰安、济宁和菏泽已出现能见度低于500米的浓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米;东营、淄博北部、临沂、枣庄和青岛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大雾。

北方港口价格略有上涨,目前锦州港主流收购价2600-2620元/吨,较昨日涨10元/吨。南方港口因到货量增加,价格小幅回落,目前蛇口港主流成交价2810-2830元/吨,较昨日跌10元/吨。

随着春节临近,加工企业、饲料企业进入节前备货阶段,玉米市场交投日渐活跃,农户惜售情绪也有所减弱,各地新玉米上量逐渐增加。伴随着新玉米上市量的增加,东北产区玉米价格走势趋弱。

自11月新粮上市以来,国内玉米价格一直随新粮的上市节奏小幅波动,尤其在山东地区表现特别明显,玉米到车量增加,价格就跌,玉米到车量减少,价格就涨。目前,玉米这种涨跌“套路”已经延伸到东北地区以及南北港口,主要还是因为国内玉米市场采购主体单一,市场价格由加工企业主导,贸易商、饲料企业没有全面入市。

12月份,市场关注焦点依然是新粮上市进度,行情宝认为,年前国内玉米价格不会出现大跌大涨的单边行情,还是会继续“套路”——价格随着新粮上市节奏波动,建议用粮企业根据物流情况把握采购节奏。(行情观点和操作建议仅供参考)

丨来源:智农通行情宝丨原创作者:张晓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文章所包含的分析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宣传,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生产、经营、销售、交易、投资建议。本公司对文章所引用的他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任何人根据本文信息或意见做出的任何实际生产、投资等决策或其他任何行为所产生的风险、损失和责任均应自行承担,与本公司无关。

原创版权声明:任何形式的转载,必须保证文章图文完整性,不得删除作者、作者单位及来源信息。智农通行情宝对此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