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第1线】秦安县兴丰镇:大豆套种玉米 撂荒地变“淘金田”


  当前正值春耕春种关键时节,连日来,秦安县兴丰镇抢抓农时,着力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整治上陈梁流域撂荒地1200余亩,通过村集体代管代种的方式利用起来,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模式进行耕作,让昔日撂荒地变成今日“淘金田”。


  在上陈梁流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站在田埂边,远远望去,一条条地膜规律整齐地遍布田间。然而,在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土地处于闲置状态。

  耕地撂荒是农村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年轻人普遍外出务工,劳动力缺乏,良好的土地资源就此被闲置。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现状,今年以来,兴丰镇政府充分调研论证,征求农户意见,通过村集体代管代种,大力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着力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让撂荒地变成了“活”资产。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就是在两行玉米中间种植大豆。因为播种时间、生长期不同,玉米不会遮挡大豆光线。与传统种植技术相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有效利用空间土地,提高产量,同时 还能改善土壤、降低病害虫的发生,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确保了粮食安全。


  看着一大片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兴丰镇上陈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军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李国军说“通过这一次的撂荒整治,预计每亩收入是800元左右,光是这些收入,我们村上的村集体收入就要达到69万多元。”

  上陈梁流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涉及上陈、硬屲、褚湾、李山4个行政村,农户5611人。


  兴丰镇发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田多收、稳粮增收;一种多效、用养结合”的技术优势,实现经营主体和农户“双增收”,培育和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推动全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快速发展,实现了村民收益、村集体经济发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多赢,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编辑:路淑娟 责编:李晓兵 编审:王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