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之七 | 永和村:“玉米种植”开辟小康致富新路径



多年以来,位于上兴镇的永和村一直以苗木产业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华东榉树第一村”的名号更是越来越响。然而这种单一发展的模式虽然在品牌打造、产业发展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容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对农民收入稳定存在着一定的制约。

今年年初,在永和村党员大会上, “发展高品质玉米产业”项目被票选为2020年度该村民生实事之一。3月底,该村利用村基复垦土地,种植了150多亩高品质玉米,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引导村民开辟小康致富新路径。


近日,记者在永和村大山洼自然村看到,村民盛福美正在自家玉米地里采摘刚成熟的鲜嫩玉米。盛福美说:“这里的地好,都是沙土地,没有污染,所以种植的玉米质量很好,香甜爽口。我家种了20多亩,现在玉米成熟采摘后,可以送到村委的仓库,统一包装、对外销售。按每亩1000元收益计算,一年可以增收2万多元。”
记者了解到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像盛福美一样,在村委的带动下种玉米,增收致富。永和村党总支书记董明洪告诉记者:“玉米种植,特别是高档的水果玉米种植效益要远高于普通的农作物,所以村民的积极性很高。目前,永和村玉米种植规模有150多亩,品种主要是黑玉米、水果玉米、白糯玉米、彩糯玉米等。”

村民的高积极性,离不开村委前期做的大量工作。在市政府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挂钩单位和联村企业的帮助下,永和村在前期做了大量摸底调研的情况下,决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为农户提供优质玉米种籽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还负责包装、销售等,真正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为此,村委还投入资金修建了标准化的冷库,同时注册了“瓦屋老农”的商标。

董明洪说:“我们准备和大型农贸公司开展合作,提高‘瓦屋老农’这个品牌的知名度。另外,在销路方面准备和结对帮扶单位的食堂进行一些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在村里建立‘抱团取暖、合作共赢’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村民稳定脱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早日实现小康梦。”


另据了解,为支持经济薄弱村发展产业,今年上半年,人保财险溧阳支公司相关负责人经实地勘查,积极向上争取,成功开通玉米大灾保险险种,并第一时间为永和村投保,开出了常州市第一张玉米保单。遇暴雨、洪水、风灾等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风险影响收成的,由人保财险公司按标准赔付,最多每亩可赔付1000元。这一举措更让种植户们吃了“定心丸”。
内容来源 | 溧阳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 陈怡
本期编辑 | 许文乐



● 官宣!我市又有两个村被正式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 今天,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直击南渡庆丰村,来看报道!
● 美丽又宜居!我市成为试点城市~
● 年出栏15万头现代化生猪养殖循环农业项目成功签约!
● 新建上海东站规划获批,接入沪苏湖铁路,未来溧阳去浦东国际机场更方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