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看甘肃】安定区凤翔镇丰禾村和美乡村建设扫描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金树栋
五月的定西大地,处处涌动着加快转型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的激越豪情。

漫步安定区凤翔镇丰禾村的阡陌巷口,风光旖旎的田园、修葺美观的房屋、环境优美的庭院、整齐划一的QQ农场,初露生机的烧烤摊,彰显特色。庄前屋后风景如画,游人如织,勾勒出“宜居、宜行、宜游”的田园综合体锦绣新画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用笔描摹出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的田园胜景,美丽的诗句长久吟唱,曾拨动了无数人的乡愁记忆。
如此归隐田园、返璞归真的田园牧歌之梦,如今,在凤翔镇丰禾村正逐渐变成现实。随着“田园综合体”的强力打造,一幅如梦如画、桃花源般的田园美景,让这个昔日的小村落换了新天地。
凤翔镇丰禾村位于定西市安定区西北10公里处,属于典型的浅山区村,村辖七个社306户1176人,常住人口205户792人,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00元。村行政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0018亩,以种植马铃薯、玉米、优质牧草和其他小杂粮为主。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0名,村“两委”班子结构合理,服务能力、带富能力较强。
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限制,丰禾村产业规模小,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生活水平不高。为改变现状,村党支部直面产业发展瓶颈,持续建强村“两委”班子队伍,强化产业链上优秀人才的带动作用,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同时,结合全村产业发展现状,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持续组织村“两委”成员、合作社负责人对群众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让村级带头人吹响集体经济发展的总号角。
2019年以来,村党支部通过土地流转、代种代管、闲置校舍改善等办法,将全村撂荒和管理不善的1500亩耕地进行资源再盘活,增加群众收入20万元,对占地2100平方米的校园进行了维修改造,设置了建筑面积460平米的休闲娱乐、村史展览、书画写作、文化活动、田间培训、居家养老等六个中心,同时,通过收购和接受捐赠等方式,用农户家中闲置的旧砖瓦、老物件对1公里道路进行了风貌改造,在丰富本村群众的文化、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也吸纳了城区及周边村群众就近休闲旅游。2019年,村上通过整合荒坡资源落户光伏项目,实现了村集体年创收37万元以上。
农业强是农民致富的关键,实现传统农业的做大做强离不开有实力的主体。丰禾村党支部结合村情实际,从传统产业马铃薯上找出路,想办法,先后考察种植企业和合作社六家,最终确定引进定西永瑞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从事马铃薯生产销售工作多年,技术和资金方面具有较强实力。自2019年引进以来,不断改良马铃薯品种,通过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施肥和农业机械化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目前合作社建有13000平米的高标准日光温室13座,网棚40座,育苗基地一座,恒温库4座,储藏库3座。年带动群众种植马铃薯140户1800亩,吸纳就近就业86人,户均增收3800元。合作社依托项目建设,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分红16.5万元。
丰禾村党支部在环境美起来和产业强起来之后,立足离城区近的优势,探索推行“文化+观光+休闲”的新型发展模式,构建乡村生态旅游田园综合体,着力打造以“丰禾一日游”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通过建设休闲农业采摘园、休闲娱乐中心等办法,以村庄为单位,不断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按照分块经营,自种和村集体代种的模式,村集体每200平米地块收取400元的转让费,村集体代种收取200-400元的经营管理费,目前建有的10亩采摘园深受欢迎,供不应求,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万元以上,年吸引城区及周边群众来丰禾村采摘和观光游客能达到2200余人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勤劳勇敢的丰禾村的父老乡亲,辛勤耕耘,编织着美好的生活。透过历史的云烟,记者仿佛看到丰禾村这艘充满生机的航船正乘风破浪,杨帆远航。丰禾村正以饱满的热情,锐意进取,砥砺前行。谱写着和美乡村建设灿烂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