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反刍动物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近年来,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对畜牧业带来的巨大的危害已引起饲料行业的高度重视。牛羊等动物的瘤胃微生物虽然对霉菌毒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但其饲料中粗饲料占主要比例,而粗饲料在收获和制作的过程中易造成霉菌毒素的产生;另外,由于反刍动物瘤胃主要依赖原虫降解霉菌毒素,而集约化养殖反刍动物精料的摄入使得瘤胃相对偏酸,原虫对霉菌毒素的降解作用受到抑制,增加了反刍动物,尤其是高产奶牛等对霉菌毒素的敏感性。因此与单胃动物相比,反刍动物受霉菌毒素的危害更大。

反刍动物食用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会引发各种疾病,轻则使动物的生长发育迟缓,配种繁殖障碍,免疫力低下;重则导致死亡,给牧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部分霉菌毒素代谢产物还会进入肉、奶中,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一、常见霉菌毒素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1.黄曲霉毒素
目前对反刍动物尤其是奶牛业危害较大的毒素是黄曲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菌毒素B1、B2、G1和G2,其中黄曲霉毒素B1为最主要的一种。
主要危害:
(1) 影响饲料适口性,降低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
(2) 奶牛产奶量下降,黄曲霉毒素可以黄曲霉毒素M1的形态分泌到牛奶中,具有高致癌作用;
(3) 引起犊牛直肠痉挛、脱肛;
(4) 高水平黄曲霉毒素也可引起成年牛肝脏的损害,抑制免疫功能,导致疾病爆发;
(5) 具有强致畸作用;
(6) 降低动物免疫力。
2.玉米赤霉烯酮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将玉米赤霉烯酮转化为它的羟基代谢物α-玉米赤霉烯醇和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烯酮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因而能够表现出类雌激素的作用,在繁殖性能上带来不利影响,如如母牛假发情、不发情、受孕率低、公牛慕雄狂、犊牛性早熟等症状。
3.呕吐毒素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对呕吐毒素有一定降解作用。但高剂量或者长期低剂量的呕吐毒素仍会引起反刍动物胃肠道的各种病变,引起反刍动物拒食、腹泻、生殖问题甚至导致死亡,以及对瘤胃发酵及蛋白消化产生不利影响。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对呕吐毒素有一定降解作用。但高剂量或者长期低剂量的呕吐毒素仍会引起反刍动物胃肠道的各种病变,引起反刍动物拒食、腹泻、生殖问题甚至导致死亡,以及对瘤胃发酵及蛋白消化产生不利影响。
二、霉菌毒素的协同叠加效应
几种真菌毒素共同出现的情况在饲料中经常发生。研究表明,最常见的霉菌毒素组合是DON和ZEA。DON污染被认为是其他霉菌毒素污染,特别是镰刀菌毒素发生的潜在标志物。几种霉菌毒素的协同效应会危害反刍动物的健康。因此即使单个霉菌毒素检测没有超标,也可能由于多种霉菌毒素的协同叠加作用影响反刍动物的健康。

三、霉菌毒素的防控
对于青贮饲料,收获前控制霉菌毒素是保证安全的第一步,收获时通过设定切割高度、及时贮藏饲料可以减少霉菌毒素污染。青贮时,低的pH值及厌氧条件能抑制产毒真菌的生长。此外,还可以通过霉菌毒素降解酶,进一步降低青贮饲料和精料中霉菌毒素潜在的危害。
广州三行针对霉菌毒素研发出的—“谷净(反刍)”,富含高效降解霉菌毒素降解酶且具有保肝护肝成分,降解酶活力是一般产品的1-3倍,降解率可达85-90%以上!降解产物明确,无毒或毒性极小。




谷净谷净,霉菌毒素一网打净!
【参考文献】
Ogunade I. M., Martinez-Tuppia, et al. Silagereview: Mycotoxins in silage: Occurrence, effects,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2018, 101(5): 4034-4059.
赵雪娇, 么恩悦, 郑健,等. 青贮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产生及对反刍动物健康的影响[J]. 中国饲料, 20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