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玉米苗后除草药害“总结”,读懂这些预防与解救方法,可避坑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又到了玉米苗后除草的季节,很多农户在使用除草剂以后,发现“杂草没事,苗却死了”,不知啥原因?
其实这是除草剂使用不当,玉米发生了“药害”所致。
图片:玉米植株苗后除草剂药害


本期图文,清江鹤将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玉米苗后除草剂发生“药害”的有关话题,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通过与农户的沟通了解和田间的实地诊断经验,清江鹤认为常见的玉米植株苗后除草,发生“药害”的情况主要有:
三氮苯类除草剂阿特拉津等对玉米植株的“药害”症状:
此类除草剂是典型的“光合作用”抑制剂,虽然不抑制玉米种子的发芽与出苗(指直播玉米),对玉米根系的损伤也较小,但是,在使用不当或超浓度使用时,易于出现“药害”。
图片:玉米地块中的“超 龄”杂草


这类除草剂用于玉米苗后除草的单剂或复配制剂主要有阿特拉津(莠去津),西玛津,氰草净等品种。
这类除草剂的优点就是以土壤封闭性为主,可抑制未出土杂草“不出土”或对3叶以下杂草有效,且对玉米相对安全(玉米酮酶可以把除草分解成无毒物质),所以是非常不错的玉米苗后除草剂。
但是,尽管如此对玉米“安全”,使用不当或使用“不适”,照样会给玉米植株造成危害。
典型的药害症状是玉米叶片叶肉组织间失绿变黄(白斑),其后叶片坏死与干枯。这些症状最初出现在玉米叶片的叶缘和叶尖,然后向叶中间逐步拓展的。
图片:药害与健壮玉米植株的对比


“药害”症状数日以后,可逐渐恢复正常。该“药害”症状与“线虫危害”症状相似,要认真区分辨认。
笨氧羧酸类除草剂如2甲4氯钠等对玉米植株的“药害”:
以前有2甲4氯钠和2,4滴丁酯2个品种,目前以2甲4氯钠(异辛酯)为主。
此类除草剂是“激 素 类”除草剂,所以杂草及玉米植株在受药以后,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有“致 畸”和“畸 形”现象,而且长久不能恢复正常生长。
图片:玉米植株苗后除草效果


玉米植株呈“药害”症状最典型的外观形象就是“葱管叶”或“牛尾状”。心叶变窄卷筒呈“马鞭状”“葱管”难抽出,植株矮化皱缩,有粗而短的支持根(农户称为典型的“鸡爪根”),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严重危害时,叶片变黄干枯。
酰胺类除草剂如乙草胺等对玉米植株危害引起的“药害”:
因为酰胺类除草剂对杂草和受药作物的药害作用就是抑制“根”或“幼根幼芽”的生长发育,使“根”不能“萌发”,“幼芽”不能出土展叶或完全正常展叶。
一般出现“药害”的时间,多在玉米植株喷施除草剂以后,遇“低温逆袭”,或多雨高湿气候。代表品种主要是乙草胺。
图片:不同的品种的玉米苗后除草剂


玉米对乙草胺有较强的“耐药性”,即使超过常用量的2倍量也无药害发生。
但事实就是如此,有时会出“卡壳”,乙草胺使用不当,亦会对玉米植株造成危害。
受害的玉米植株“矮化”“畸变”,心叶卷曲不能伸展,甚至于玉米植株新叶形成“皱缩”“弯曲的鞭形”,难以正常抽出心叶,根茎节肿大。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如氟乐灵二甲戊乐灵等对玉米植株危害引起的“药害”:
该类除草剂是典型的“有丝分裂抑制剂”,所以敏感作物出现药害以后,最典型的“药害”症状就是玉米植株的根系“根短而粗”,没有次生根或有次生根,但“根稀疏而短”,根尖肿胀成棒头状,芽生长受到抑制,下胚轴肿胀。实际上就是“鸡爪根”。这样形象好记忆也好理解。
图片:玉米植株苗后除草剂药害表现症状


因为氟乐灵二甲戊乐灵等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是“芽前”土壤封闭性除草剂,所以在玉米苗后发生除草剂“药害”多为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引起“药害”。
比如种植前茬作物除草剂用量过大,“残存在土壤中的除草剂”还没有完全被土壤微生物等降解掉。
玉米“药害”症状主要表现为玉米根须少,无次生根,根短而粗,根尖膨大,玉米地上植株停滞生长,叶片似缺磷营养般“发红或发紫”,病状通常以“带状”“条状”“块状”发生。
磺草酮硝磺草酮胺基盖草酮等除草剂对玉米植株危害产生的药害:
图片:玉米植株轻微与严重药害


磺草酮硝磺草酮胺基盖草酮等除草剂本来对玉米植株是比较“安全”的,但是用药量过大,用药环境条件“不适”,或与玉米植株使用“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没过“安全期”(7~10天)时,就容易引起“药害”。
“药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玉米植株“脱色白化”,叶片失绿干枯“焦叶”。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苗后植株造成的“药害”:
该类除草剂主要是烟嘧磺隆,噻吩磺隆(简称噻磺隆),砜嘧磺隆等品种。
噻吩磺隆主要是玉米播种以后芽前(封闭除草)或玉米2~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用于苗后除草。
图片:玉米苗后除草剂


但是噻吩磺隆(噻磺隆)在干旱条件下,或在玉米使用“有机磷”杀虫剂未过安全期时,使用噻吩磺隆用于玉米苗后除草,很容易造成“药害”,亦即心叶褪绿变黄,叶片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
烟嘧磺隆是玉米地块中“禾本科杂草”(1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优于阔叶杂草的防效。
但是烟嘧磺隆对“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品种”敏感,用“有机磷杀虫剂”处理以后的玉米植株对“烟嘧”也非常敏感,所以使用不当,也会使苗后玉米植株产生严重“药害”。
砜嘧磺隆也可以有效防除玉米地块中的1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杂草,部分阔叶杂草。
图片:玉米苗后除草剂


也是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优于阔叶杂草的防效。但是,砜嘧磺隆对玉米植株的“安全性”不如烟嘧磺隆,而且在施用该除草剂的7天内,禁止使用有机磷杀虫剂。使用砜嘧磺隆的时间,应选在玉米4叶以前,超过玉米4叶,单一用或者混用均会产生“药害”。
磺酰脲类除草剂发生药害以后的共性是,玉米真叶抽不出来,生长点坏死或畸变,生长发育停滞,叶片失绿坏死,呈现“花青素”色,节间缩短,叶片丧失感光性,主侧根少且短,“死 棵”时间长。
玉米苗后植株“药害”的预防措施:
首先在使用玉米除草剂以前,要充分了解所用除草剂的品种特性,然后按标注浓度正确使用除草剂即可。
图片:玉米的不同生长时期对除草剂敏感程度不一样的


预防玉米苗后植株遭遇“药后”,要做好以下几点:
01)按照标注浓度正确使用除草剂。
02)使用的器具,特别是使用过其他草甘膦除草剂,或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的喷雾器要清洗干净。
03)因为除草剂本身特性所致,易使苗后玉米植株发生“药害”的除草剂,可以添加“安全剂”。如甲氧基酚酮。
玉米苗后遭遇除草剂“药害”的解救措施:
图片:玉米苗后除草剂的使用效果


对于轻微“药害”或者由于除草剂本身的特性造成的玉米“轻度药害”如硝磺草酮可使玉米叶片“发白”失绿等,可以不用管。随着时间推移和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药害”会自动消除,对玉米产量及质量没有影响。
对于较重的玉米“药害”,可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多功能叶面肥复配使用茎叶处理,对玉米植株进行调节,催促其早恢复正常生长发育。
如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等,多功能叶面肥如碧护,五谷丰,鑫丰源,快长,靓叶等。
同时,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及时浇水追肥(最好是速效性氮肥),促玉米幼苗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图片:玉米苗后除草剂使用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