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查治玉米锈病




一、发生特点



玉米锈病是我市玉米常见病害,该病属于气流传播病害,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和叶鞘,严重时也侵染茎干和苞叶,造成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危害我市玉米的锈病主要是普通锈病和南方锈病,其中,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引起,具有传播速度快、再侵染能力强、防治难度大的特点,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普通锈病

南方锈病




二、发生情况及趋势



近期我市出现大范围降雨过程,田间湿度大,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当前至9月上旬,平均气温一般在24-28度左右,十分有利于玉米方锈病的发生流行。根据田间调查发现,我市玉米锈病已零星发生,如不及时防治,可能会造成玉米锈病流行发生,严重威胁我市秋粮安全。各县区一定要加强监测,搞好田间调查,密切关注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情预报,科学指导适时防治,避免出现大面积流行危害。




三、防治措施



(一)加强田间管理。积水严重或田间湿度过大田块,及时排水除渍。长势偏弱的玉米田,可通过“一喷多促”作业,在施用杀菌剂时,混合施用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抗逆、抗病能力。

(二)及时开展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采用氟环唑、戊唑醇、丙环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苯甲·丙环唑等药剂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喷1~2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施药时可添加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或芸苔素内酯、三十烷醇、噻苯隆、胺鲜酯、二氢卟吩铁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玉米植株恢复生长,提高抗病、抗倒伏、抗逆能力。

(三)选择高效施药器械。玉米中后期植株高大,可选用植保无人机和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施药器械开展作业。针对现有主流植保无人飞机,建议作业时环境风速应小于三级风(≤3.3m/s),飞行速度3-5m/s,施药液量1.5-2L/亩;飞行高度(离作物冠层的高度)根据载荷重量适当调整,载荷重量<30L的飞行高度2-3m、载荷量≥30L的飞行高度3.5-4.5m。施药作业前,应在药液中添加适量的植物油、矿物油等喷雾助剂并混合均匀,用于改善农药药液性能,提高雾滴沉降、抗飘移和抗蒸发等性能。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亩喷液量一般控制在10-15L。大力推广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提高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有效解决玉米穗期植株高大、人工喷药难的问题。


供稿: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