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4月15日召开,贯彻中央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精神,总结去年全市农业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市委书记靳国卫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心宇作工作部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卫新、市政协主席韩彤出席会议。

靳国卫强调,要充分领会贯彻党中央和***总书记对农村工作、特别是粮食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坚决完成粮食种植任务。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工作要求,将其作为检验各县(市)区党政班子政治担当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应对风险挑战,做好充裕性安排,坚决抗起保证粮食安全、完成种植任务的政治责任。同时,要坚决完成耕地保护任务,基本农田一亩都不能丢,绝对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新建“大棚房”“违建别墅”。
靳国卫要求,坚决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将‘农业比重高’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落到实处。要立足我市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粮袋子”“菜篮子”的基础条件,紧紧抓住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农产品市场供应能力等政策机遇,坚持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编制发展规划,加快协同推进,使其成为全市经济总量跃升的重要路径。一产要向“科技”和“改革”要效益,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快“三变”改革步伐,发展规模化集中耕种,把单位土地效益和人均经营收益提上来。二产向涉农工业要规模,改变农业多数处于产业链前端、低端的现状,狠抓农业精深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资,发挥原产地优势,打通内循环供应,降低终端产品价格,让锦州人吃上我们自己生产、自己加工的农产品。三产向涉农交易市场要活力,壮大北镇窟窿台等产地型市场和凌西农产品物流园等供应型市场,加快建设辽西及蒙东地区农产品、水产品的交易基地,以及京津冀地区农产品物流配送基地,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工作格局。
靳国卫强调,要坚持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相结合,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逐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坚决打一场农村环境改善的翻身仗。要立足当前,集中开展一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做到全面净化,尽量绿化,适度硬化,巧妙美化,持续常态化,让“绿树成荫、小河流水、稻谷飘香”的田园美景回归农村。要谋划长远,抢抓政策机遇,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等方面积极申报项目、争取资金、补齐短板。
靳国卫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农村风险研判防范意识,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推动农村平安稳定大势进入持续向好上升通道。防范个别区域规模性返贫、疫情影响春季农时、气候性自然灾害、动物疫病和病虫害、农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有所发生、农村矛盾积压影响稳定因素增多等风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继续巩固“雷霆行动”的工作成果,健全完善农村矛盾纠纷疏导机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实施基层堡垒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推进、跟踪问效村级组织减负工作。要做好农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全面实施“稳、活、优”并举的工作策略,推动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进中见活、活中向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心宇指出,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自觉扛牢政治责任,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效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有进、进中做活、活中向优”工作思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为有力支撑,全力抓好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统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助力锦州实现全面振兴。一要保持一产规模,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科学调整种植结构,继续扩大设施农业面积,坚持稳猪鸡、增牛羊、扩品种,强化渔业养殖生产和安全。二要巩固脱贫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抓好扶贫产业发展,用好各方帮扶力量。三要坚持产业兴农,有力有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激活县域内生动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做强特色品牌。四要着眼民生福祉,统筹推进乡村建设。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做好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五要加强乡村治理,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抓好农村安全稳定。

市委副书记张宝东主持会议,市领导赵金波、王丽娟、蒋立新出席会议。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市政府和县(市)区设分会场。
记者|侯树河 戴畅
编辑|侯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