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十八)-什么最爱搜
吉林省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十八)
采用化学调控、宽窄行缩株距增密、少免耕调控根系构型,通过塑造冠层理想株型,提高光能截获与利用,上部节间缩短使雌穗接受的花粉密度增加,降低败育增加穗粒数;同步调控根系构型,促进肥水吸收与高效利用,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该技术实现了平面立体双紧凑种植,构建高质量大群体、防倒延衰壮个体,以高产促增效。采用90+40 cm宽窄行模式种植,40 cm窄行作为苗带,90 cm宽行作为深松带,于玉米拔节前进行深松,深度为25—35 cm;针对不同玉米品种抗倒伏特性,在玉米8叶和12—13叶期分别喷施化控试剂。选用高产、优质、抗倒、耐密的玉米品种,播种前采用晒种、种子包衣等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增加种子生活力,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减轻病虫害,使田间苗全、苗齐和苗壮。当耕层5—10 cm地温稳定通过8 ℃以上,土壤含水率≥16 %开始播种。使用免耕播种机在在上年宽行实施精量播种,行距40 cm。播深3—4 cm,做到播种深浅一致,一般播种密度为6.5—7万株/hm2。一般农田施肥N:180—220 kg/hm2,P2O5:60—80 kg/hm2,K2O:70—90 kg/hm2,1/3的N肥和全部P肥以及全部K肥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施肥深度在8 cm以上;2/3的氮肥在玉米拔节前,采用条带中耕深松追肥机在宽行追施。在玉米拔节前(一般为6月中旬),采用条带中耕深松追肥机在宽行进行深松,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深松同时进行追施氮肥。采用乙烯利+矮壮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3:1)。针对抗倒伏品种12—13叶期一次化控,用量为0.5 L/hm2,易倒伏品种在8+13叶期两次化控,用量分别为0.2 L/hm2和0.4 L/hm2。将化控试剂稀释500倍,均匀喷施于玉米植株的上部叶片,做到不重喷、不漏喷。药液做到现配现用,选择无风晴天喷施,喷后4小时内下雨,要选半药量重喷。用莠去津类胶悬剂和乙草胺乳油加水混合,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较湿润时进行土壤喷雾。如果播后、出苗前土壤干旱,应在出苗后3—5叶期喷洒高效除草剂,药剂用量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玉米生长期发生的主要病害和虫害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玉米螟采用赤眼蜂防治,也可采用白僵菌封垛(时间为玉米螟化蛹前15—20 d)、高压汞灯等生物与物理方法进行防治。玉米叶斑病、玉米蚜虫、黏虫发生且较重地区,在6月末到7月初玉米大喇叭口期施药进行防治,利用丁香·戊唑醇、丙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中的一种和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混合使用,可添加芸苔素内酯以达到增效延长持效期的效果。鼠害根据田间发生的实际情况,春季灭鼠一般选择在害鼠大量出洞、繁殖前,秋季灭鼠一般在害鼠贮粮前进行,采用适当的方法防治,如毒饵诱杀等法。在玉米籽粒达到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玉米籽粒含水率应≤27 %可采用籽粒直接收获;当玉米籽粒含水率>27 %时,建议采用摘穗收获。采用籽粒收获的,应采用玉米烘干机进行烘干降水处理;采用摘穗收获的,需进行通风晾晒降水处理。1.深松的深度视耕层的厚度而定,以打破犁底层为主,中耕深松深度>25 cm。联系电话:18166832000,0431—87063941吉林省中部地区是典型黑土区,也是玉米种植主产区,伴随着施肥不科学、秸秆还田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降低施肥量方面未得到正面反馈等问题。与此同时,秸秆覆盖量大导致地温偏低并缺乏相应苗期管理措施影响作物产量。菌肥尤其是复合型微生物菌肥可以通过活化土壤中难溶元素(主要是磷元素和钾元素)为可被植物利用的状态,从而刺激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性、提升作物品质,有益于提高黑土养分利用效率、推进黑土健康绿色发展。秸秆覆盖还田菌肥提苗与深松追肥技术通过菌肥提苗、苗后除草、深松追肥等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秸秆覆盖苗期低温、出苗慢、出苗不齐、肥料利用率低影响后期作物产量形成和收获的问题,苗带增温、苗情提高、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化肥用量降低效果显著。因此,秸秆覆盖还田菌肥提苗与深松追肥技术对优化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种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适宜在我省农安县、德惠市、榆树市、双阳区、九台区、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县等中部玉米种植主产区推广应用。播种时随底肥施用160斤/公顷复合型微生物菌肥(含有效活菌数≥1.0亿/克,主要含有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节杆菌属、黄杆菌属、产碱菌属及赛氏杆菌属,N—P2O5—K2O≥12%)做口肥提苗。苗后采用“二次稀释法”除草,除草剂使用前用30—40℃温水调制成母液。在玉米拔节前(一般为6月中旬)采用条带中耕深松追肥机在宽行结合追肥进行深松,深松深度为30—40cm;深松同时每公顷追施600斤左右氮肥,保证施肥深度接近10cm。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因素,来选择矮杆丰产的抗病品种。选用的品种应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质量符合GB/T 4404.1—2008的规定。种子选购以后,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坏种,保证出苗率。把大小粒种子分开播种,保证出苗一致。使用符合GB/T 8321.6—2000规定的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克百威含量7%左右),包衣后的种子要放在阴凉处进行阴干,不能放在阳光下暴晒。在4月25日—5月10日之间播种,5 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即可播种。采取宽窄行免耕播种,如果原有垄距在65cm左右,窄行行距最好调到42—45cm之间,宽行保证85cm以上,以便于夏季深松和保证达到边行效应。这种播种方法不仅增强通风透光性,每公顷又在原有播种量的基础上增播5000—6000株玉米,增加密度实现每公顷增产2000斤以上。底肥每公顷施用1000—1200斤40%含量有机无机掺混缓释肥料,延迟氮肥释放时间。使用复合型微生物菌肥(含有效活菌数≥1.0亿/克,主要含有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节杆菌属、黄杆菌属、产碱菌属及赛氏杆菌属,N—P2O5—K2O≥12%)160斤/公顷做口肥,提苗壮苗,保障苗情。在施用口肥和底肥的基础上,加上中耕分层追施600斤/公顷左右氮肥,保证施肥深度接近10cm,使肥料分布更加均匀持久,减少化肥流失。按GB/T 8321.6—2000的规定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采用“二次稀释法”,使用前用30—40℃温水调制成母液,平均温度保持在12℃左右。喷药时要选择**的喷药时间,尽量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以后,防止因阳光直接照射影响除草效果。同样采用“二次稀释法”,同时仔细观察好草情和杂草种类,因草施药。最好在玉米、杂草3—4叶期喷洒,采用茎叶喷雾。玉米5叶期以后,应压低喷头,定向或半定向喷雾,不能让药液在玉米小喇叭口内形成积累,以免造成药害。喷药后6—12小时内没有雨水冲刷效果**。采用侧柱式深松机,平整地块最好深松到40cm,打破犁底层、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通透性、抗旱防涝,达到干旱年份根系可以扎入保水层抗旱、洪涝年份排涝降水的目的,同时通过苗期深松将未腐烂的秸秆碾压到土壤中实现秸秆还田。玉米大斑病要提前预防,使用百菌清、多菌灵等杀菌剂提前喷洒(在玉米6—12片叶期间)。地下害虫主要是种子包衣,还可以用甲拌磷加毒死蜱拌沙子,随肥料下地。玉米螟的防治,最好采取赤眼峰防治,还可以喷施康宽等进行前期预防。黏虫如有发生,最好是在二龄到三龄时,用高效氯氰菊酯加辛硫磷进行喷洒,并做好防护工作,防止人中毒。为保障秋季机械收获质量,在玉米抽雄前一周内,用飞机喷洒壮杆灵加叶面肥,利于秋收时秸秆不倒伏颗粒归仓、促进粮食增产。秋收后及时搂草集行,如秸秆特殊多时、可以适量打包,但是一定以秸秆还田为主、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有条件的尽量在秋季开展条耕作业,制备干净整洁的苗带,利于提高翌年地温。1. 施用菌肥时,菌肥距离种床介于2—5cm之间。2. 深松追肥宜在玉米拔节前进行,以免追肥时因植株过高造成对作物的损害。尽量保证追肥深度达到10cm左右。来源 吉林农村报
总编 孟繁杰 石巍 韩铁英
编辑 迟瑞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