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一出,玉米格局大变!全球玉米供应大增,行情要变?早做准备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什么最爱搜首发,请勿搬运。


导语:粮食市场中,玉米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20年疫情爆发后,全球粮价飙升,尤其是玉米价格涨幅最为显著,不仅影响了主食领域,还波及了饲料和生物燃料产业。然而,近期的情况却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变化,这场全球性的粮食博弈正在悄然演变。

在玉米市场中,需求的变动通常会引发供应方面的波动。然而,2020年全球粮价飙升的主要原因并非食用需求,而是饲料和生物燃料的推动。事实上,全球玉米消费的60%以上用于饲料,而一部分被用于生产乙醇,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因此,当全球疫情爆发、生产中断和粮食保护主义抬头时,玉米价格迅速上涨。


而后,俄乌冲突再次撼动了玉米市场。尽管俄罗斯不是玉米的主要生产国,但乌克兰在玉米生产和出口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冲突导致乌克兰玉米产量急剧下降,再加上黑海港口运输受阻,全球玉米供应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国际谷物理事会于今年年初发布报告,将全球玉米产量下调500万吨,主要原因是乌克兰的减产。而随后,美国农业部也下调了本年度的玉米产量,主要是因为阿根廷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玉米产量不断下滑,再加上乌克兰减产的大概率事件。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市场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在5月份的一份美国农业部报告中,首次预测了2023/24年度新季粮食产量,尤其是玉米产量,出现了大幅增长。美国的玉米产量因单产和种植面积的增长而上调了3880万吨,同比增长达到11%。全球范围内,尽管巴西的玉米产量有所下降,但由于气象机构对拉尼娜终结和厄尔尼诺的预期增强,南美天气迎来了利好,阿根廷的玉米产量也有所恢复。


然而,与供应相比,需求的恢复却较为缓慢。市场正在面临着一种需求疲软的情况,主要因为俄乌冲突的影响逐渐减小,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以及美联储的加息政策。此外,全球消费的恢复也没有达到预期水平。根据预测,在全球的玉米进口国中,进口增量不及供应增加。因此,2023/24年度全球玉米供应呈现出宽松的格局。


在国内,玉米市场也面临着压力。尽管种植面积不断缩减,但由于复合种植和单产的提高,国内玉米产量波动有限。然而,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用途,受制于猪肉消费低迷和猪价弱势震荡,即便在下半年迎来好转,涨幅也有限。与此同时,玉米的替代品不断增加,例如,小麦价格回落,对玉米的替代效应明显增强。此外,国际玉米价格的下降也导致进口成本不断下滑,巴西和美国的玉米成本相对较低,这将进一步挤占国内市场需求。


总的来看,当前市场的关注点仍然集中在小麦方面,而玉米市场尚未出现太大风险。然而,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尤其对于新季玉米来说,这将是一个重大考验。粮食市场的波动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应对潜在的挑战。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