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四师三十年生产杂交玉米种子16亿公斤

作者:崔凯 李惠 张罗静

10月14日,随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四团最后300亩制种玉米精选入库,四师可克达拉市农业农村局传出喜讯:今年四师可克达拉市种植的21.2万亩制种玉米喜获丰收,预计总产量达1.08亿公斤,约占全国产量的8%、兵团产量的45%。从1993年至今,四师可克达拉市30年累计种植制种玉米330万亩,为国家生产合格杂交玉米种子16亿公斤。

伊犁河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早中晚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生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霍城垦区种植户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胆尝试种植制种玉米,并逐渐扩繁,销往内地市场。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四师可克达拉市已打造高标准制种玉米优势基地11个,高标准农田覆盖率为100%,耕、种、收全部实现机械化,建成果穗烘干线12条、籽粒烘干线8条,种子烘干能力达到14万吨/年,为制种玉米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四师可克达拉市制种玉米单产普遍提高到500公斤以上,今年更是有5%的种植户单产突破了800公斤。

作为国家西北边陲的农业大师,四师可克达拉市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先后与新疆农垦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疆内外院校,以及国内60多家知名种子企业合作,代繁近百个适宜当地种植的新品种,摸索总结出一套先进实用技术,逐步形成了以六十一团至六十七团为核心,六十九团至七十一团、七十八团至七十九团为辐射的优势制种玉米布局。在粮食安全首次被提至“国家战略”高度的2013年,四师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为推进玉米制种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四师可克达拉市以新疆创锦种业公司为龙头,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领办创办制种专业合作社18个,吸纳社员2300名。在“十项惠民政策”“十统一服务”,以及二次返利和分红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作用下,当年,全体社员总收入达到1.98亿元,真正构建起社员拿“大头”、合作社有“甜头”、企业有“赚头”的企农双赢共同体。

六十二团二连职工郑红星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种植制种玉米20年,2021年加入霍尔果斯市金边镇供销合作社后,收益有了大幅提升,亩均增收在500元以上。他今年种植了68亩制种玉米,单产达到818公斤,产值37万元。

“四师可克达拉市是国家杂交玉米种子重要保供基地,也是兵团玉米制种产业的龙头,今年3月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相信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供种保障能力会越来越强。”兵团种子管理总站副站长侯新河对四师可克达拉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短评: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种业,涉及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重要的民生问题。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致力推动制种大师向制种强师转变,在玉米制种产业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做到“中国粮”“中国种”,助力国家种业安全和粮食安全。

种业要振兴,关键要创新。在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四师可克达拉市统筹谋划、高位推动,以提升玉米良种化水平和种源供给安全为目标,推动基地和龙头企业合作共建,提高了制种质量效益,提升了供种保障能力,为粮食安全筑牢种业基石。

种优则粮丰,粮安**安。四师可克达拉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成绩证明:只要聚焦国家粮食安全目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就一定能端稳手中的饭碗,筑牢民生底线,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力量。(李惠)

来源:新疆兵团四师可克达拉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党艳丽 石娟

审核:崔凯 佘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