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机械化收割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玉米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玉米产业的种植、收割都需要机械化作业。

玉米收获是通过一次或几次作业完成切割、摘穗、秸秆还田(或回收)、果穗收集和脱粒等过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种植规模和种植制度,目前常用的玉米收获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A、分段收获法

  分段收获是将玉米收获各个环节分开进行。首先人工将玉米果穗摘下,再用玉米割台将秸秆割倒,铺放在田间;然后人工将果穗和秸秆运送回场地晾晒,用脱粒机进行脱粒、分离和清选。这种机械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缺点是需要耗费众多劳动力、生产效率低;适用于种植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欠缺的地区。

  B、联合收获法

  联合收获法是利用玉米联合收获机在田间一次性完成切割、摘穗、剥皮、脱粒、清选和秸秆还田作业。这种方法效率高、损失少,非常适合大型农场使用;但该类玉米收获机结构复杂、售价高、收获结束闲置时间长,整机利用率较低。

  C、两段收获法

  该方法首先用割晒机将秸秆割倒并铺放在割茬上,经过3~5天晾晒使玉米成熟并风干,然后使用具有拾禾器的玉米收获机进行捡拾、摘穗、剥皮和脱粒、分离、清选作业。这种方法可以使绝大多数籽粒饱满、坚实、色泽一致,提高了粮食的等级;收获后玉米籽粒含水率低,可直接入仓。但是,两段收获法耗时较长一般需要提前7~8天进行,割晒和收获分别作业,进地两次,增大机械对土壤的压实作用的同时,功率消耗有明显增加。

  D、割前脱粒法

  这是一种比较新的玉米收获工艺,先将玉米果穗摘下然后再进行秸秆切割。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机器结构简单,功率消耗低,收获损失大。目前,该机型还处在开发研制阶段,工作质量有待提高,普及程度较小。随着适应机械化生产玉米品种的出现和玉米种植农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玉米收获机的结构和类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目前,发达国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的不同,主要采用玉米果穗收获机和换装玉米割台的谷物联合收获机这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