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种子,在张家港!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种子便是“芯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节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保护种质资源、选育自主品种、赋能产业发展……瞄准农业“芯片”,张家港的育种人正在进行着一项漫长而复杂的工程,来让更多“老味道”重回市民餐桌,让带有张家港基因的良种迈向全球。
跟随港城大地上的三个育种故事
来看一粒种子的巨大能量

前段时间,张家港颐园农林有限公司70余亩鹿苑糯玉米成熟,这批玉米的最高价格卖到了10元/斤。“煮熟后黏性极好,香味纯、质地糯。”有人说,终于找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鹿苑糯玉米是高新区(塘桥镇)鹿苑地区特有的地方玉米品种,具有矮秆、早熟、短季、多穗、糯性强、适口性好等优良特性。但随着农业生产水平迅速提升,农户对产量的追求,杂交种逐渐取代了地方特色农作物品种。“地方品种,与商品化的杂交种相比,有不少天然‘短板’。”市农业试验站副站长陶笑告诉记者,地方特色品种味美但“卖相”不佳,且产量也相对较低,农户留种率越来越低,鹿苑糯玉米未来就有消失的危险。

“如果鹿苑糯玉米只存在记忆中,是件非常遗憾的事。”陶笑介绍,为了避免这样的遗憾,2021年开始,市农业试验站承担了种质资源保护项目——鹿苑糯玉米的挖掘与保护,通过广泛搜集糯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对其进行提纯复壮和杂交试验,并赴海南基地进行南繁加代。

“我们跑了很多家农户,其中有个很不错的品系是在一位93岁的老奶奶手中找到的,她一直种植这个品种的玉米是因为女儿爱吃。”在漫长的找种子过程中,陶笑和他的同事走遍乡间地头,感受到老品种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它们浓缩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记忆,包含了许多非言语所能表达的特殊情感。

2022年,鹿苑糯玉米被评为了全省优质特粮特经产品金奖,并在全市拥有了4个推广示范点。市农业试验站也被认定为苏州市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市农业试验站建立了核心保护基地,专门对鹿苑糯玉米、山北香丝瓜、沙洲紫香糯、南丰盘香豇等地方种质资源进行保护。试验田里有着不同的种子,每一垄地都有自己的使命。


在陶笑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贴好标签的种子,这是丰收季里,最实在的收获。陶笑希望,通过他们的这些工作,能守护好市民们记忆中的味道,也为未来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留下“火种”。


数据统计,全国西兰花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拥有超过4亿元的广阔市场。然而西兰花产业欣欣向荣的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种子。截至2021年底,国产西兰花种子市场份额仅占15%,定价权“捏在他人手中”,价格高达2毛一粒的进口种子依然供不应求。

怎么走出蔬菜种子产业被国外“卡脖子”的困境?2022年,研究了十多年芸薹属蔬菜杂交育种的黄邦连博士,怀着一腔热爱,开始在张家港的土地上寻找属于她的答案。

“从2008年起我们就开始进行芸薹属蔬菜杂交育种,西兰花也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在来张家港之前,黄邦连和她的团队已经获得了多项成果。黄邦连介绍,通过不育系转育,他们获得一大批大白菜、小白菜、榨菜和甘蓝雄性不育系,并通过大面积筛选获得一批极端抗虫的甘蓝材料并转育至栽培甘蓝品种。2017年开始,通过种间杂交,他们将华中农业大学李再云教授培育的板蓝根油菜的抗病毒特性转育到菜心、小白菜和甘蓝中。有了这些基础,黄邦连开始专攻天然抗虫抗病毒芸薹属蔬菜新品种。“这在国内外都属于首创,对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黄邦连说。


2022年7月,黄邦连带领江苏中芯种业科技公司落地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建分子育种实验室、组培实验室和育种基地,开始进行研究成果转化。“目前已转育菜心、大白菜、小白菜、榨菜雄性不育系40个,配制杂交组合80余个,一些杂交组合在商品性、适应性和产量方面远超目前市场品种。”黄邦连介绍,预计明年,他们就能推出抗病毒菜心和小白菜杂交组合。

这几天,黄邦连在试验地里开始了忙碌的秋种,她将在明年春天,收获来自种子的回答。

位于经开区(杨舍镇)福前村的神园葡萄进入了收获季的尾声,苗圃内的工作人员正忙着一件事:砍树。
好好的葡萄树为何要砍?就是为了育种!这堆砍掉的葡萄树,每株都有它的唯一的编号,曾经都是被给予希望精心培养的,经过6—7年甚至10年时间表现不佳,最终只能被砍掉。“砍掉的占99.9%,留下的只有0.1%,葡萄育种可以说就是千里挑一。”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卫东介绍说。

徐卫东对育种的执着可以追溯到1993年。那年他在郑州果树研究所学习,偶然在一家商场中发现:美国进口的葡萄居然可以卖到88元一斤,而他的葡萄一斤只能卖1.8元。1999年,徐卫东开始了葡萄杂交育种之路,为了培育出优良品种,他试过很多办法,甚至不惜重金,把两千四百多粒葡萄种子送上了太空。


从选配组合,到杂交授粉、种子播种到结果,再从优选到品种审定、推广,一个好的品种诞生,需要12—15年的时间。终于,在2010年,“园意红”和“园野香”成为神园葡萄第一批获得审定的新品种。自此,越来越多的自主培育品种获得审定,其中包括“黑美人”“神峰”“园香妃”以“阳光玫瑰”为亲本的杂交后代——“园金香”和“东方金珠”等。截至目前,神园葡萄共有36个自育品种已经获得品种登记或正在申请品种权的保护中。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黑美人”还被引进到日本,实现了中国民间葡萄育种成果走出国门零的突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国,一年的产值约1200个亿,这么大的产业未来不能因为没有品种发展不下去。如果品种受制于外国,很多的农户就要受制于品种权,包括种植、销售。”徐卫东介绍,目前,神园葡萄在张家港500余亩基地有300多亩用来育种,种质资源圃内已引进、收集和保存了2000多份性状优异的葡萄种质资源,是国内保存资源最丰富的民间葡萄种质基因库。徐卫东的目标很明确:要为葡萄产业提供中国品种及解决方案。


育种的芬芳
需要时间的积淀
在张家港999平方公里土地上
一个个种子故事
正在生根、发芽与结果
来源:张家港发布;编辑:苏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