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粮食进口增长50.6%,小麦价格站稳1.2元/斤,玉米价格回落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粮食对人们的重要性,是人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特别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产量、消费量的波动,都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粮食消费大国。在任何年代,谁掌握了粮食生产的主动权,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值得欣慰的是,这么多年,我国的主粮品种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粮食的进出口也明显活跃,进口粮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满足国内的市场需要,另一方面,过于依赖进口又会影响国内的粮食安全。

一、粮食进口总量增长明显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21年五月份,我国进口粮食总量达到158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1.5%。1至5月份,粮食进口总量达到6667万吨,同比增长幅度达到50.6%,与去年同期相比,粮食进口总量有大幅度的提升。从粮食进口类别来看,大豆的进口总量占比较大,仅五月份进口大豆数量就达到961万吨,不过今年玉米,高粱、大麦等粮食,进口量增长幅度非常明显,仅五月份玉米进口量就达到316万吨,同比增长395.3%,大麦进口量达到111万吨,同比增长115.7%,高粱进口量达62万吨,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25.3%。

当然,部分粮食进口总量有所回落,比如小麦和稻谷及大米,2021年五月份进口79万吨小麦,同比下降幅度为3%,稻谷及大米的进口量为3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9%。从进口粮食价格来看,整体进口价格依然明显低于国内的粮食价格,比如说2021年5月份进口的玉米,平均进口价格只有0.89元/斤,优质进口小麦进口均价为1.01元/斤,进口大米的平均价格为1.47元每斤,大豆的进口均价为1.73元每斤,大麦和高粱的进口金价分别为0.91元每斤和1.05元每斤。

二、小麦价格有所走强

当前正是新小麦逐步供应市场的时候,小麦价格的波动可以说会影响农民的收入情况,从各地粮食收购的价格来看,今年小麦价格整体较好。2021年6月2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更新了粮食收购价周报,全国小麦平均收购价达到2487元每吨,价格相对高的,达到2850元每吨,低于2200元每吨的地方,主要是湖北少数地区。不过湖北地区小麦的平均收购价达到2518元每吨,环比涨幅为2.7%,四川地区小麦平均收购价为2738元每吨,从几个小麦主产区的收购价来看,今年小麦收购价均超过1.2元每斤。

此外,也要正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小麦主产区,其对应的收购价仍然涨幅不大。比如江苏地区,小麦的收购价为2300元每吨至2685元每吨,平均收购价只有2462元每吨,低于全国平均收购价25元每吨,河南和安徽地区小麦的收购均价,分别为2471元每吨和2418元每吨,同样低于全国平均收购价。这也就意味着当地的种植户,在出售小麦时及对应的收入会相应减少,想要改变这种现状,还需要有更多的产业支持,让小麦主产区的农民,既能实现小麦丰收,又能通过种植小麦获得更多的收入。

三、玉米价格逐步降温

2021年6月底,全国玉米收购价为2110—3320元/吨,平均收购价为2788元/吨,价格环比下跌0.3%,在今年五月底时,全国玉米的收购均价为2801元每吨,也就是说现货玉米收购价有所回落,实际上从玉米期货市场也有所体现。2021年5月12日,玉米指数最高达到2876元每吨,随后期货价格一路下滑;2021年6月28日,玉米期货价格最低下探至2557元每吨,也就是说,一个多月的时间,玉米期货市场价格下跌了319元每吨,玉米现货市场价格的回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玉米期货市场的走势,同样的玉米期货市场的走势偏弱,也会影响着玉米现货价格。

玉米价格之所以降温,主要由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个是政策方面,并不希望出现玉米价格有非理性上涨行情,所以加大了临储玉米的投放力度,对玉米进行定向拍卖,并通过媒体多方喊话,给市场传递出调控玉米的决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玉米的炒作行情;另一个因素就是玉米进口量明显增长,仅五月份玉米进口量就达到316万吨,这是个什么概念,近几年我国玉米的进口配额为720万吨/年,也就是说一个月的进口量,接近全年玉米进口配额总量的50%。

总之,今年粮食进口总量明显增长,有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我国粮食需求量逐步回升,有着客观的市场需求,其次是因为国际粮源供应链有所变化,在能够进口粮食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进口量,可增加国内的粮食储备,这也是一种战略需要,最后,也说明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粮食结构差异明显,在进口粮食种类中,大豆的占比仍然居高不下,这也是今年粮食进口量明显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我国的主粮品种,其进口量占比依然比较小,其进口量适当增长,不会影响国内的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