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植、加工、秸秆编织到电商交易,这个村让玉米粒变成群众致富金豆豆

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是基础。地处渭北旱塬的宜君县棋盘镇棋盘村,是我市玉米主产区之一,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棋盘村的玉米从种植到加工、从秸秆编织到电商交易等多方面不断延伸产业链,逐渐成为了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朝阳产业,形成了以玉米为主的"产业+村集体经济+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让小小的玉米粒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豆豆。

村民正在工厂进行产品包装

9月16日这天,对于守着大片玉米田的棋盘村老百姓来说,是个值得欢庆的好日子。

"通过大家的努力,经过半个月时间的积极准备后,我们这个玉米加工厂终于投入使用了。我们这里昼夜温差大,玉米生产期长达180天以上,糖分和淀粉得到了有效积累,玉米颗粒饱满紧实,同时,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加工好的玉米糁熬煮后油性大、粘度好、味香甜,玉米面质地细腻。通过玉米的深加工来提高附加值,可以进一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棋盘村党支部书记李新荣激动地说道。

据了解,这座标准化玉米系列产品加工厂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引进自动化制粒设备,日处理玉米10余吨,产品规格齐全。项目的建成,解决了棋盘村玉米产业产业链不全的困境,补齐了玉米加工短板,使群众对实现增收致富迈向小康之门又近了一大步。

"我是玉米加工厂头一批技术工人,每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收入挺不错的,离家还近。"棋盘村玉米加工厂村民刘长拴说道。

为进一步延伸玉米产业链,带动玉米产业多元化发展,棋盘村还成立了玉米秸秆手工艺品编织扶贫车间,从2018年建立至今,累计带动贫困户11户就业,他们以计件方式按劳分配实现增收。

贫困户马俊玲是棋盘村玉米秸秆手工艺品编织扶贫车间工人。身为单亲妈妈,拉扯两个孩子生活实属不易,自从来到扶贫车间工作,让她的生活变了样。"以前的生活确实太困难,现在我在这儿上班,每个月挣一千多块钱,加上干保洁工作,平时再打个零工,不仅脱贫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为了让村里玉米产品有市场、卖得好,棋盘村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服务,探索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据棋盘村电商负责人陈存虎介绍,目前,加工好的玉米糁很受市场欢迎。一星期下来能卖二百斤左右,主要销售到西安和咸阳。作为节日礼物,线下也受到一部分人的青睐,他们都是节日期间买来给亲戚朋友。

随着棋盘村的玉米加工厂、手工艺品编织扶贫车间以及电商服务平台的发展,不断扩大了玉米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了村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棋盘村玉米种植户张立宏就种了四五十亩,产量在四五万斤,自从村上玉米加工厂和太阳花编织厂建成后,他家的玉米再也不愁卖了。"玉米浑身都是宝,玉米可以加工成玉米糁,秸秆还能编织成工艺品,这让我今后种玉米的信心更大了。"张立宏表示,今年后期打算再改良一下品种,在原来的基础上能增加一万多块钱的收入。

在集体经济联合社的带动下,通过玉米产业的升级发展,棋盘村全村集体经济年分红户均超过了1000元。2018年整村已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5000多元。

"现在,我们从玉米种植到秸秆编织、玉米加工都有了初步成效。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拓展棋盘村玉米产业链,不断丰富玉米产品,争取早日推动玉米产业走向规模化、品牌化,带领全村人增收致富奔小康。"对于玉米产业下一步发展,李新荣胸有成竹。

记者:张红

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