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播种、苗期种植技术,这几点你知道吗?来看看吧
开封市祥符区位于河南省东部,总人口76万人,农业人口60万人。2016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0.0833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0.0320万hm2。玉米的植株高大,叶片长而宽,单株的叶面积很大,并且玉米的根系也非常发达。要想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有效的营养面积,但是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要想实现玉米单位面积的高产量,就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玉米单位面积的高产,大幅增加玉米的总产量。现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作如下论述。

1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土壤肥力、灌溉水平、播种方式、茬口安排及管理水平,因地制宜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不要盲目追求“名、特、新、奇”,最好选择往年当地种过得且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表现较好的品种。品种确定后,要选择纯度高、发芽率高、活力强、质量高的种子。根据实践的经验在相同的条件环境下紧凑型的玉米品种吸收土壤中养分的能力更强,增产的潜能较大。中科玉505、登海605、联创808、玉丰303、华农138等品种表现良好。

2抢茬早播
“春争日、夏争时、五黄六月争回毯”。在前茬收获后,抢时间播种,使玉米品种能够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最好是收获一块,种一块不要等待观望,不要过分延后播期。播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玉米苗是否齐全,是否均匀。所以,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播种区域尤为重要。
3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水平,确定事宜的播种密度。一般密植型中穗型品种,每亩4500-5500株;密植型大穗品种,每亩4000-4500株;稀植大穗型品种,每亩3500-4000株。

4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
根据地力水平、灌溉方式、前茬小麦种植方式、玉米播种机的型号,灵活掌握。一般高产、高产田地块采用宽窄行的方式播种,即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或宽行70厘米、窄行50厘米;中低产田可以选用等行距的方式播种,行距60厘米。
5提高播种质量
5.1铁茬抢种,播种深浅一致。播种深度一般3〜5厘米。
5.2下种均匀,避免缺苗断垄。前茬若是小麦,麦茬的留茬高度小于20厘米,将麦秸在播种前挪到田外,待播种结束后再放回田间行内,防止麦秸或麦秸拥堵,影响播种质量,使播种不均匀,出现漏播现象。若选择单粒播种技术,玉米种质量一定要有保证。

6酌施种肥
6.1轻施种肥,分期施攻穗肥、攻粒肥。播种时,施用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硫酸钾1公斤,其余肥料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花粒期分期追施。
6.2重施种肥,分期施攻穗肥、攻籽肥。一次性施用种肥40公斤左右,喇叭口期追攻穗肥,花粒期追攻籽肥。种肥一定要选择质量有保证的三元复合肥,种和肥左右分开,上下错开,防止烧种、烧苗现象的发生。
7科学灌溉
土壤墙情不足时,播后当天立即浇水,禁止大水漫灌。

8化学除草
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洒地面,进行土壤封闭。最好倒着走,不要重喷、漏喷。不论选择那种除草剂,都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不要擅自加大用药量,且水量要充足,一次喷施均匀,不重喷、不漏喷,以免产生药害。
9防病治虫
在玉米播种出苗期,要注意防治灰飞虱、蓟马、蚂虫二点委夜蛾等害虫,注意预防玉米粗缩病、玉米大斑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近几年来,玉米粗缩病发生比较严重,众人谈“矮”变色,常采取推迟播期的方式来避免粗缩病的发生,有的甚至将播期推迟至6月15日后,结果由于播种过晚而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和成熟,导致后期病虫害严重或籽粒形成、籽粒灌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玉米的产量。

玉米粗缩病主要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该病毒及其介体灰飞虱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在玉米、高梁等晚秋禾本科作物及马唐等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传播。秋后再转向小麦或直接在杂草上越冬,构成发病循环。玉米粗缩病的防治:(1)选用抗耐病品种°(2)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以达到趋避灰飞虱的目的。(3)清除田间杂草及防治灰飞虱减少传毒媒介。调整玉米播期,避开灰飞虱迁飞高峰。(4)使用10%毗虫嚇150g/hm2喷雾防治灰飞虱。灰飞虱若虫盛期可用25%捕虱灵300g4im2防治,同时注意田边、沟边喷药防治。另外选择周边地区干燥、温度适宜的地方种植玉米,有利于玉米避免雨雾天气频繁、温度较低时所流行的玉米大斑病、纹枯病等病害。对于玉米丝黑穗病可以选择抗病品种的玉米,农民可以采取轮作、深耕等措施,从而控制土壤细菌数量来减少疾病。

玉米虫害的防治:在玉米的栽培过程中,要选用优质的、抗病能力强的种子。另外可以采用药剂来防治虫害。可以在蚂虫和灰飞虱等虫害来临之前提前给玉米喷洒药剂,还可以采用抗奶可湿性粉剂或氧化乐果来防治。农民应当做好防范工作,未雨绸缪,加强管理,根据玉米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喷雾方式和驱虫方式,最重要的是要培养高质量的种子,从而提高玉米的抗病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