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配果冻后代体质弱?这是一则圣经般存在的国际谣言!
圣经般存在的国际谣言
从我刚进入鬃狮坑,开始繁殖鬃狮的时候,国内的一些鬃狮蜥繁殖者就和我说“果冻和果冻不能互配,配出来后代体质会很弱,还很可能会出畸形,即便活下来了,后代往往没能长大就会夭折。”
为了得到果冻表型,国内大部分繁殖者会用果冻和het果冻互配,或者het果冻和het果冻互配。
这样虽然后代出现果冻表型的几率只有50%和25%。但大家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繁殖出来的后代体质更好,要更为强壮。
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我便立马对这个说法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我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奋斗于生命科学科研一线数载,从未听说过亲本携带某个纯合基因,则子代就发生不依赖该基因的体质虚弱、致畸致死的现象。
这个说法不仅在在果冻的繁殖中存在,在witblits、zero更是广泛流传,更为离谱的是,居然连显性遗传的皮革基因也遭了秧,竟冒出了:“皮革配皮革后代体质弱”的说法!
这里多插一句,国内对鬃狮蜥基因纯合与否的称呼甚是混乱!举个例子,杂合子的果冻(Tt)大家喜欢称为“隐果冻”,这没问题。这种叫法来自于英语里对杂合子基因的标注——“het 某某基因”。“het”其实是“heterozygous”的缩写,意思是“杂合的”。
因为果冻符合孟德尔隐形遗传定律,把“het”叫成“隐”也无可厚非。但很多人并不并不真正理解“隐”的含义,进而把相对的“显”用在了纯合子上,造出了“显果冻”这一说法。(同理的还有“显wit”、“显zero”)
“显某某基因”的叫法为国内鬃狮圈特有,玩玉米蛇的人不会把白化叫做“显白化”;玩守宫的人把不会暴风雪叫做“显暴风雪”;玩球蟒的人更不会把派称为“显派”。
这个叫法其实是对显隐性遗传规律概从概念上模糊混淆的衍生物。还拿果冻基因来打比方,恰当的中文叫法应该是杂合子称为“隐果冻”或“het果冻”;纯合子就称为“果冻”。当然这还有很多可以说的,有机会再写文章详细叙述。
扯远了,回到主题。相比刚刚“显果冻”的不当叫法,“果冻配果冻后代体质弱”并不是我国特有,这个说法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泛滥与国外。
如今随着wit和zero的出现,这个说法的主角也从果冻换成了wit和zero。我以前还看过一张老外的聊天截图,内容大概是wit×wit=shit;wit×het wit=good;het wit×het wit=best。真没想到这个谣言都变成了公式般的存在。
但是!!!如果把“果冻”二字换成了wit或zero,这句话还有点道理,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是这样的。其具体原因在本文第三部分会叙述。
谣言从何而生?
谣言从何而来?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鬃狮蜥果冻基因的历史。果冻基因起源的具体时间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基因发现的时间比爬行天下论坛建立的时间还要早,约在上世纪90年代的样子。
果冻基因的表型为肚皮透明,眼睛为日蚀眼,这也是它们英文名translucent的由来,translucent意为半透明的,在国内则被称为果冻。大多数人认为果冻是皮肤中白色素缺少的表现。
早期的一些玩家为了快速高效地繁殖出果冻,将同窝果冻个体进行内交(tt×tt),甚至与亲本进行了回交(tt×tt)!其后果非常可怕,后代出现了大量畸形个体,即便是外表正常的个体,也往往活不过两个月。
而有些玩家先将果冻与野生型的鬃狮蜥杂交一代,再让其杂合子后代互配(Tt×Tt),这种配法出来的子代畸形率和体质就会好很多。
一些对遗传学一知半解的人看到这样的现象后,就认为纯合子互配是导致畸形的原因。殊不知他们总结出了的经验是不完全正确的,只停留在了事物的外表,并未透过外表看到其事物的本质。
这些人图文并茂地在国外著名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经验”,对一些没有遗传学和育种学背景的玩家极具说服力。最终大家以讹传讹,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套理论。
早期由于近亲繁殖导致果冻基因的子二代体质非常弱
从遗传学角度破解谣言
早期的果冻鬃狮体质弱系由近亲繁殖所导致的。近亲繁殖的弊端可不小!我国婚姻法第一章第六条有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其它国家对不同程度血缘关系近亲结婚有不同的规定。
历史上著名的哈布斯堡王室家族流行与它们的亲属结婚,以保持家族血统纯正。其家族最后一位直系继承人查理斯二世是近亲结婚的受害者。他四岁才会说话,八岁才会走路,30岁的时候已经老态龙钟,39岁就去世了,由于生育缺陷,他并没有留下任何后代。
为什么近交使畸形和患病的概率增大呢?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很多致病基因,这些治病基因多是隐性遗传的。近亲交配会大大增加隐形纯合子出现的频率。
早期果冻基因的多次近亲交配是导致其后代畸形和致死的主要原因。这与果冻这个基因并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果冻的存在与畸形和死亡有相关性。也就是说后代是不是畸形和这只个体是不是果冻没有关系。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没有一条遗传学定律支持某基因纯合子互配会导致子代体质弱这一说法。如果这一说法是真的,生命科学的研究就没法研究下去了:配个老鼠还要考虑亲本是不是纯合个体,后代还可能会出现致死致畸体质弱这类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表型。那每一个生物Ph.D读10年都毕不了业啊!
子代体质好还是坏,这不由某个无关基因纯合与否决定。在这引入一个近交系数(F)的感念。近交系数可以用来衡量两个个体间的血亲程度。近交系数的范围从0-1,越低代表两个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越远。
下表就展示了亲缘关系与近交系数的关系。我国规定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也就是说近交系数要小于2-6。
这在动物繁殖中也一样适用,近交系数越高的两只个体交配,它们后代有害基因纯合的几率就更高。
这与果冻、wit、zero、hypo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这些基因在我们的目前认识中都是体色和体纹的突变,而非影响个体正常生长发育的有害基因。
我们应该怎么办?
果冻这个基因已经被人类繁殖好多代了,以前没法追述它们的亲缘关系。就像白指甲基因一样,因为繁育代数达到了一定程度,两两个体间的近交系数已经较小。从没有人说白指甲不能和白指甲互配,对吧!
另外,het果冻的来源有三种:野生型×果冻( TT×tt)、果冻×het果冻(tt×Tt)、 野生型×het果冻(TT×Tt)、het果冻×het果冻(Tt×Tt),后两种出het果冻的概率分别为50%和66%,需要下一代进一步验证。
首先,由于代数已多,我们没法分辨het果冻的上一代属于杂交还是内交。
另外,第二和第四中配法都会出现果冻和het果冻,同窝的het果冻和果冻,它们是同胞兄弟姐妹的关系,它们与任何一只鬃狮蜥的近交系数都是一样的。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还要刻意去选择het果冻呢?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在错开血亲关系之后,欧洲和美国用果冻互配的案例多得数不清,其后代也并没有出现体质问题。
把果冻基因换成wit和zero后,事情就会稍微有些不同。就拿wit来说吧,wit基因于2008年在南非被发现。
也就是说市面上的任意一只wit或het wit鬃狮蜥在10代以内都能追述到同一个对繁殖组。而市面上的het wit多是杂交出来的,因为现在各地的繁殖家们的在给wit鬃狮蜥上色,要给wit上色那就必须与已有的红系和黄系的野生型鬃狮进行杂交。
如果您想繁殖wit的话,应当选择与野生型杂交过的het wit作为亲本。当然,就如上面所说,het wit的来源也有四种,如果没法分辨一只het wit是以何种方式繁殖出来的话。
那繁殖出来的后代健不健康就只是运气的问题了。(在代数较少的前提下,就算het wit的来源不明,其近交系数较小的概率会比wit高。)
总的来说,果冻你爱怎么配就怎么配吧,只要来源不同,果冻也可以和果冻互配。而wit和zero最好选择杂合子作为亲本,前提是这只杂合子是与野生型杂交出来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