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朋友不要为选择玉米品种烦恼了,517个新品种有适合您种植的

品种名称:饲玉2号

申请者:山东农业大学

育种者:山东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C428×C434

特征特性:西南青贮玉米组出苗至收获期117天,与对照雅玉8号相当。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31厘米,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大斑病,感小斑病、纹枯病。品质分析,全株粗蛋白含量8.4-8.8%,淀粉含量31.0-36.2%%,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5.7-39.9%,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4.6-17.2%。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西南青贮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干重)1130千克,比对照雅玉青贮8号增产4.4%。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干重)1596.3千克,比对照雅玉青贮8号增产9.12%。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种植密度4000-4500株。施肥和管理上要求重底早追,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西南春玉米区的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南部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贵州省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遵义市海拔1100米以下地区、云南省中部昆明、楚雄、玉溪、大理、曲靖等州市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及文山、红河、普洱、临沧、保山、西双版纳、德宏海拔800-1800米地区,广西桂林市、贺州市作青贮玉米种植。

182

品种名称:中玉335

申请者: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有限公司

育种者: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YH1-3×SH1070

特征特性:南青贮玉米组出苗至收获期113天,比对照雅玉青贮8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株高283厘米,穗位高124厘米,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茎腐病和弯孢叶斑病,感小斑病、纹枯病、丝黑穗病。品质分析,全株粗蛋白含量8.95-9.05%,淀粉含量25.98-28.5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2.53-44.2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1.50-22.51%。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参加南方青贮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干重)1057千克,比对照雅玉青贮8号增产3.8%。2017年参加西南青贮玉米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干重)1288千克,比对照雅玉青贮8号增产5.0%;2017年参加东南青贮玉米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干重)986.2千克,比对照雅玉青贮8号增产7.16%。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种,选择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种植密度为每亩3500-4500株。肥水管理消耗较大,要求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氮、磷、钾施用,早追肥。注意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该品种适宜在西南春玉米区的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南部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贵州省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遵义市海拔1100米以下地区,云南省中部昆明、楚雄、玉溪、大理、曲靖等州市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及文山、红河、普洱、临沧、保山、西双版纳、德宏海拔800-1800米地区,广西桂林市、贺州市;以及东南春玉米区的江苏淮河以南地区、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中北部作青贮玉米种植。

183

品种名称:涿单18

申请者:葫芦岛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河北省涿州市义民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543×改502

特征特性:出苗至收获期112天,比对照雅玉青贮8号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6厘米,穗位高108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2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粗5厘米,穗轴粉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0.4克。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大斑病、弯孢叶斑病,感纹枯病、茎腐病,高感丝黑穗病。品质分析,全株粗蛋白含量7.92-8.49%,淀粉含量31.40-34.59%,中性洗涤纤维含35.75-39.5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4.84-15.39%。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参加西南青贮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干重)1072千克,比对照雅玉青贮8号增产5.4%。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干重)1273千克,比对照雅玉青贮8号增产3.7%。

栽培技术要点:4月中上旬播种。每亩适宜种植密度4500株。足墒播种,播前施足有机肥,最好每亩加施钾肥10千克,药剂拌种或包衣防治地下害虫。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该品种适宜在西南春玉米区的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南部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贵州省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遵义市海拔1100米以下地区,云南省中部昆明、楚雄、玉溪、大理、曲靖等州市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及文山、红河、普洱、临沧、保山、西双版纳、德宏海拔800-1800米地区,广西桂林市、贺州市作青贮玉米种植。

184

品种名称:佳球105

申请者:沈阳特亦佳玉米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沈阳特亦佳玉米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Q-10×TQ-5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22天,比对照沈爆3号晚熟4天。夏播生育期106天,比对照沈爆3号晚熟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53.9厘米,穗位高116.35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果穗长筒型,穗长18.75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粗3.5厘米,穗轴白,籽粒桔黄色、珍珠型,百粒重19.85克。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穗腐病,高抗瘤黑粉病、丝黑穗病。膨胀倍数28倍,花形球形花,爆花率98%。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爆裂玉米组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13.6千克,比对照沈爆3号减产6.4%。增产试验点比例为43.8%。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防止低洼易涝地块种植。春播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夏播区6月中下旬播种,亩种植密度3700-4000株,待充分成熟时收获。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辽宁、吉林、新疆、宁夏春播种植,山东夏播种植。

185

品种名称:金450

申请者:沈阳金色谷特种玉米有限公司

育种者:沈阳金色谷特种玉米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ZU4×TQ5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21天,比对照沈爆3号晚3天。夏播生育期106天,比对照沈爆3号晚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59厘米,穗位高125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果穗长筒型,穗长18.25厘米,穗行数14行,穗粗3.5厘米,穗轴白,籽粒桔黄色、珍珠型,百粒重19.3克。接种鉴定,抗丝黑穗病、穗腐病、小斑病,中抗大斑病,高抗瘤黑粉病。膨胀倍数30倍,花形球形花,爆花率98.5%。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爆裂玉米组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12千克,比对照沈爆3号减产6.9%。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防止低洼易涝地块种植。春播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夏播区6月中下旬播种,亩种植密度4000-4200株,待充分成熟时收获。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辽宁、吉林、新疆、宁夏春播种植,山东夏播种植。

186

品种名称:申科爆2号

申请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SPL02×SPL03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16天,比对照早2天。夏播生育期102天,比对照早1天。果穗中筒型,穗长18.15厘米,穗行数16行,穗粗3.5厘米,穗轴白,籽粒黄白,珍珠粒型,百粒重16.35克。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丝黑穗病、穗腐病、小斑病,高抗瘤黑粉病。膨胀倍数27倍,花形蝶形花,爆花率98.5%。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爆裂玉米组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35.5千克,比对照沈爆3号增产0.1%。增产试验点比例为52%。

栽培技术要点:需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种植,否则会影响品质,隔离500米以上。种植密度以每亩4000-4500株为宜,最好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有机肥、磷钾肥作基肥。上海地区春播以3月底4月初为宜。加强苗期管理,力争壮苗早发。注意防治地老虎和玉米螟,使用无残毒农药,采收前30天禁用农药。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辽宁、新疆、宁夏、天津春播种植,山东夏播种植。

187

品种名称:申科爆3号

申请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SPL04×SPL05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18天,与对照相同。夏播生育期104天,比对照晚1天。果穗长筒型,穗长19.75厘米,穗行数14行,穗粗3.3厘米,穗轴白,籽粒桔黄、珍珠,百粒重16.15克。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丝黑穗病、穗腐病、小斑病、瘤黑粉病。膨胀倍数32倍,花形蝶形花,爆花率97%。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爆裂玉米组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46.7千克,比对照沈爆3号增产3.45%。增产试验点比例为69%。

栽培技术要点:需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种植,否则会影响品质,隔离500米以上。种植密度以每亩4000-4500株为宜,最好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有机肥、磷钾肥作基肥。上海地区春播以3月底4月初为宜。加强苗期管理,力争壮苗早发。注意防治地老虎和玉米螟,使用无残毒农药,采收前30天禁用农药。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辽宁、吉林、陕西、新疆、天津、宁夏春播种植,山东夏播种植。

188

品种名称:沈爆6号

申请者: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

育种者: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TQ5×沈爆QG2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18天,与对照相同。夏播生育期105天,比对照晚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57.5厘米,穗位高12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长筒型,穗长19.25厘米,穗行数14行,穗粗3.4厘米,穗轴白,籽粒黄色,百粒重18.85克。接种鉴定,抗大斑病、穗腐病、小斑病、瘤黑粉病,高抗丝黑穗病。膨胀倍数30倍,花形为球形花,爆花率98%。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爆裂玉米组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37.8千克,比对照沈爆3号增产0.8%。增产试验点比例为65%。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防止低洼易涝地块种植。春播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夏播区6月中下旬播种。种植密度,东北春玉米区每亩4000-4200株左右,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区每亩5500-6000株左右。其他田间管理与普通玉米相同,待充分成熟时收获。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辽宁、宁夏、吉林、新疆、天津地区春播种植,山东地区夏播种植。

189

品种名称:沈爆7号

申请者: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

育种者: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沈爆ZU12×TQ10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19天,比对照晚1天。夏播生育期102天,比对照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71厘米,穗位高133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长筒型,穗长19.95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粗3.45厘米,穗轴白,籽粒金黄色,百粒重19.05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抗丝黑穗病和茎腐病,中抗小斑病,高抗瘤黑粉病。膨胀倍数30.5倍,花形混合花型,爆花率98%。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爆裂玉米组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49.6千克,比对照沈爆3号增产4.35%。增产试验点比例为75%。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防止低洼易涝地块种植。春播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夏播区6月中下旬播种。种植密度,东北春玉米区每亩4000-4200株左右,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区每亩5500-6000株左右。其他田间管理与普通玉米相同,待充分成熟时收获。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辽宁、吉林、宁夏、新疆、天津、陕西地区春播种植,山东夏播种植。

190

品种名称:丰垦165

申请者:内蒙古丰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内蒙古丰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K306×K547D

特征特性: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0.3天,比对照德美亚1号晚熟0.6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3.5厘米,穗位高83厘米,成株叶片数16片。果穗锥型,穗长17.3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粗4.5厘米,穗轴红,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3.4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30克/升,粗蛋白含量10.99%,粗脂肪含量4.12%,粗淀粉含量76.62%,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67.9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4.0%。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5.4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宜种植区域土壤10cm温度稳定通过8℃为始播期,一般播种期为5月10-20日。每公顷种植密度8.25-9.00万株为宜。每公顷施有机肥15.0-22.5吨,化肥氮、磷、钾配比肥900—975千克,氮、磷、钾比例为2:1:0.5,分基肥、种肥、追肥三次施用,每公顷施硫酸锌15千克,追肥以氮肥为主加少量钾50-70千克。有灌溉条件的应在拔节后至成熟期遇干旱适时灌溉。注意防治大斑病、玉米螟和蚜虫危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北部及东南部山区第四积温带,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部分地区、兴安盟部分地区、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乌兰察布盟部分地区、通辽市部分地区、赤峰市部分地区、包头市北部、呼和浩特市北部,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山区,河北省北部坝上及接坝的张家口市和承德市的部分地区,宁夏南部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种植。

191

品种名称:锦华506

申请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H0003×NS2825

特征特性: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2天,比对照德美亚1号晚熟2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4.0厘米,穗位高104.5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左右。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9.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4.6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2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67克/升,粗蛋白含量9.60%,粗脂肪含量3.73%,粗淀粉含量71.34%。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77.6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5.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2.1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3.9%。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种植,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每公顷种植密度8.25万株左右。注意玉米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的防治。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适宜在黑龙江省北部及东南部山区第四积温带,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部分地区、兴安盟部分地区、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乌兰察布盟部分地区、通辽市部分地区、赤峰市部分地区、包头市北部、呼和浩特市北部,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山区,河北省北部接坝的张家口市和承德市的部分地区,宁夏南部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192

品种名称:利合629

申请者:恒基利马格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山西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NP01271×NP01154

特征特性: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0.9天,比对照德美亚1号晚熟1.4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0厘米,穗位高94厘米,果穗锥型,穗长18.8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粗4.5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硬粒,百粒重32.4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感灰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741克/升,粗蛋白含量11.35%,粗脂肪含量4.92%,粗淀粉含量71.21%,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4.25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6.4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9.3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9.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在地温稳定在10℃左右,一般在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每公顷底施复合肥或硝酸磷肥600千克;每公顷追施尿素300千克;每公顷保苗密度7.5-9.45万株;注意对种子使用含有戊唑醇、烯唑醇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注意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的防治。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北部及东南部山区第四积温带,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部分地区、兴安盟部分地区、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乌兰察布盟部分地区、通辽市部分地区、赤峰市部分地区、包头市北部、呼和浩特市北部,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山区,河北省北部坝上及接坝的张家口市和承德市的部分地区,宁夏南部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种植。

193

品种名称:奥邦A8

申请者:铁岭市奥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育种者:铁岭市奥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A28×F62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5.8天,比对照吉单27晚熟1.4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平展,株高330厘米,穗位高13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长筒型,穗长18.9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3厘米,穗轴红,籽粒黄色、马齿,百粒重36.2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感灰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籽粒容重777克/升,粗蛋白含量9.61%,粗脂肪含量3.85%,粗淀粉含量76.40%,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50.0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13.63%。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25.1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6.3%。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适宜播种期4月下旬,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每亩种肥施用复合肥50千克。在大喇叭口期以前,每亩追施尿素25千克。如果采用免耕施肥法,可在起垅前一次性每亩施用玉米专用肥50千克。大喇叭口期撒颗粒剂防治玉米螟。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极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在吉林蛟河、黑龙江绥化、依兰等风灾高发区慎用。

194

品种名称:高锐思4601

申请者:山东登海道吉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高锐思农业技术研究院

品种来源:GLS145×GLU1842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6天,与对照吉单27熟期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4.5厘米,穗位高118厘米,成株叶片数20.5片。果穗筒型,穗长20.3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05厘米,穗轴白,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5.1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感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32克/升,粗蛋白含量9.80%,粗脂肪含量4.09%,粗淀粉含量73.43%,赖氨酸含量0.30%。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99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3厘米,穗位高95.5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果穗筒型,穗长18.4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粗5.2厘米,穗轴白,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4.95克。接种鉴定,感茎腐病,感穗腐病,中抗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感粗缩病,中抗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锈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47克/升,粗蛋白含量9.36%,粗脂肪含量3.86%,粗淀粉含量74.55%,赖氨酸含量0.3%。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50.9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5.5%。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4.7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5.3%。2016-2017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67.2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93%。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8.7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3%。

栽培技术要点: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亩种植密度4500株,高水肥地块50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大斑病和灰斑病。黄淮海夏玉米区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播种,亩种植密度4500-5000株。注意防治穗腐病和南方锈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在黑龙江绥化、佳木斯、望奎,吉林梅河口等区域风灾高发区慎用。也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种植。

195

品种名称:宏育436

申请者:吉林市宏业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吉林市宏业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Y1012×PHTD5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3天,比对照吉单27早熟1.2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白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7厘米,穗位高117.5厘米,成株叶片数16-17片。果穗长筒型,穗长19.7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粗5.3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44.8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75.0克/升,粗蛋白含量10.16%,粗脂肪含量4.24%,粗淀粉含量73.39%,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85.0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4.9%。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35.6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8.2%。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确定**的播种期;每亩适宜种植密度4500株。科学施肥,施足底肥,在肥水管理上应给予中上等肥水投入,合理配施N、P、K肥料。播种时每亩施三元复合肥(≥45%)50千克;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每亩施尿素20-30千克,注意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并注意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第二积极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通化市、吉林市东北部中早熟区,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在黑龙江依兰等风灾高发区慎用。

196

品种名称:华北140

申请者:吉林省春光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吉林省春光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121×H167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6天,与对照吉单27熟期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1厘米,穗位高103.5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筒型,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厘米,穗轴红,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3.3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60克/升,粗蛋白含量10.84%,粗脂肪含量3.46%,粗淀粉含量73.19%,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49.1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5.2%。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3.4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5.1%。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5-10厘米地温稳定在8-10℃时开始播种,一般在4月20日至5月10日播种为宜,亩种植密度4500株,高水肥地块50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大斑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第二积极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在黑龙江安达、吉林梅河口等风灾高发区慎用。

197

品种名称:吉大218

申请者:吉林大学

育种者:吉林大学

品种来源:M54×GZD419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5天,比对照吉单27晚熟0.6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93厘米,穗位高119.5厘米,成株叶片数16片。果穗长筒型,穗长19.5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4.85厘米,穗轴红,籽粒黄色、马齿,百粒重36.45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感灰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33克/升,粗蛋白含量11.82%,粗脂肪含量3.31%,粗淀粉含量72.32%,赖氨酸含量0.35%。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03.85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6.4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9.4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4.1%。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每公顷适宜种植密度6.5万株左右;每公顷底肥施用复合肥450千克,种肥施用二铵50-75千克,追肥施用尿素300千克;播种后及时化控除草。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在吉林蛟河、黑龙江绥化风灾高发区慎用。

198

品种名称:金辉106

申请者:吉林省金辉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吉林省金辉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B10108×HZ572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2天,比对照吉单27早熟2.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7厘米,穗位高112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型,穗长19.6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粗5.2厘米,穗轴红,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8.5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感灰斑病,感茎腐病,感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33克/升,粗蛋白含量10.92%,粗脂肪含量3.75%,粗淀粉含量71.36%,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76.7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2.8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35.8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8.2%。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区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亩保苗4500-5000株。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每公顷施用玉米专用肥400千克,种肥一般每公顷施用磷酸二铵100千克,追肥一般每亩施用尿素300千克。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穗腐病、茎腐病、灰斑病。

199

品种名称:宁玉708

申请者:江苏金华隆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苏金华隆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宁晨266×宁晨303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5.5天,比对照吉单27晚熟1.1天。幼苗叶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20厘米,穗位高121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左右。果穗筒型,穗长21.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0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百粒重36.9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感茎腐病,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32克/升,粗蛋白含量12.54%,粗脂肪含量3.47%,粗淀粉含量75.3%,赖氨酸含量0.33%。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66.7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6.1%。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2.7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3.1%。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适宜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复合肥40-50千克。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30千克。玉米在拔节前(生长至5个展开叶片之前),及时防治苗期病虫害。适时晚收,可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及品质。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第二积极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种植。

200

品种名称:沁单311

申请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H0143×NS108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5天,与对照吉单27熟期相当。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1.4厘米,穗位高116.8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左右。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9.4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0厘米,穗轴粉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5.2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53克/升,粗蛋白含量10.20%,粗脂肪含量3.97%,粗淀粉含量73.77%,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75.1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6.6%。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1.5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7.9%。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亩种植密度4500株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和丝黑穗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种植。

201

品种名称:庆单16

申请者:大庆市庆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大庆市庆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庆系L8049×TL5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4天,比对照吉单27早熟0.4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8厘米,穗位高107厘米,成株叶片数18,果穗长筒型,穗长19.8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4.4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34克/升,粗蛋白含量11.72%,粗脂肪含量3.93%,粗淀粉含量71.92%,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73.8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3.41%。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22.7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5.5%。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5月初播种,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公顷保苗6.0-6.5万株。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般每公顷施用磷酸二铵100-150千克,底肥每公顷施用复合肥750千克,追肥一般每公顷施尿素300千克左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第二积极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种植。

202

品种名称:荃研1号

申请者:黑龙江棒博尔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辽宁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棒博尔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L197×L33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5.95天,比对照吉单27晚熟1.4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1.6厘米,穗位高110.07厘米,成株叶片数20.42片。果穗筒型,穗长19.57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籽粒黄色、马齿,百粒重36.02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43克/升,粗蛋白含量11.07%,粗脂肪含量3.92%,粗淀粉含量73.49%,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65.3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4.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2.1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1.9%。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亩种植密度4500-50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第二积极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种植。

203

品种名称:瑞福738

申请者:新疆瑞福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新疆瑞福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J149×WJ331(宁晨149×宁晨331)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5.4天,比对照吉单27晚熟1.0天。幼苗叶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29厘米,穗位高129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左右。果穗筒型,穗长2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1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百粒重37.3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感灰斑病,感茎腐病,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33克/升,粗蛋白含量10.52%,粗脂肪含量3.38%,粗淀粉含量75.49%,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69.7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6.4%。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8.4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4.1%。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适宜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复合肥40-50千克。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30千克。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第二积极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种植。

204

品种名称:祥玉19

申请者:河北德华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河北德华种业有限公司、牡丹江市祥禾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X19×X10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5天,比对照吉单27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4厘米,穗位高109.5厘米,成株叶片数18.5片。果穗筒型,穗长20.6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粗5厘米,穗轴红,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7.3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772克/升,粗蛋白含量11.44%,粗脂肪含量3.61%,粗淀粉含量71.59%,赖氨酸含量0.32%。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38.6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3.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7.3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5-10厘米地温稳定在8-10℃时开始播种,一般在4月20日至5月10日,亩种植密度4500株,高水肥地块48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大斑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种植。

205

品种名称:兴丰3

申请者:内蒙古兴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内蒙古兴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X03×F13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4.5天,比对照吉单27晚熟0.1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白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0.5厘米,穗位高113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果穗长锥型,穗长19.9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粗4.6厘米,穗轴白,籽粒黄色、马齿,百粒重38.84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30克/升,粗蛋白含量11.24%,粗脂肪含量3.93%,粗淀粉含量72.68%,赖氨酸含量0.3%。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12.25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7.61%。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2.2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8.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4月25日-5月5日。适宜密度亩保苗4500株左右。亩施复合肥(氮、磷、钾含量45%)33-40千克,锌肥1.7千克、追肥尿素23-30千克。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的黑龙江省第二积极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种植。

206

品种名称:S1602

申请者: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G3920Z×A6737Z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30天,熟期与对照先玉335相当。幼苗叶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株型紧凑,株高311.00厘米,穗位高123.5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型,穗长20.7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00厘米,穗轴红,籽粒黄色、偏马齿,百粒重39.45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感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42克/升,粗蛋白含量8.53%,粗脂肪含量4.74%,粗淀粉含量75.56%,赖氨酸含量0.25%。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42.64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09%。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33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8%。

栽培技术要点:4月下旬-5月中旬播种,建议在当地农技部门指导下适时播种。一般亩保苗4000-5000株,建议精量播种。根据地力水平,薄地宜稀,肥地宜密。肥水管理,雨养区播种时每亩一次性施足长效缓释肥约50千克,拔节期亩追施尿素约10-20千克。追肥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两次追入,或者在小喇叭口期一次性追施。根据自然降水情况合理排灌,调节田间水分,满足玉米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灌溉区播种时每亩一次性施足复合肥35千克,锌肥2-3千克。小喇叭口期追施20千克尿素和5千克钾肥。整个生育期浇水4-5次。播种浇水,保墒促出苗。小喇叭口期浇水促进生长。大喇叭口浇水保证抽雄吐丝。灌浆期浇水,促籽粒饱满。如遇干旱,可根据情况多浇一次水。及时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减少病虫害发生。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授粉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的辽宁省东部山区和辽北部分地区,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区,辽源市、长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乌兰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等部分地区种植。

207

品种名称:必祥809

申请者:北京华农伟业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华农伟业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B8×B609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9.5天,比对照先玉335早熟0.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6.5厘米,穗位高114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型,穗长20.6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9.2克。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抗灰斑病,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48克/升,粗蛋白含量10.50%,粗脂肪含量3.78%,粗淀粉含量76.45%,赖氨酸含量0.29%。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7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2.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86.5厘米,穗位高109.5厘米,果穗筒型,穗长20.8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7.3克。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抗丝黑穗病,感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74克/升,粗蛋白含量11.83%,粗脂肪含量4.07%,粗淀粉含量74.20%,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58.7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6%。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54.2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5%。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19.1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0%。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00.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4%。

栽培技术要点: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等行距种植,单株留苗,每亩**留苗密度3800-4000株为宜;在幼苗长到4-6片叶时,进行间苗定苗;采用种子包衣防治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生长期间及时防治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的辽宁省东部山区和辽北部分地区,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区,辽源市、长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乌兰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等部分地区;及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的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长春市的大部分地区,辽源市、白城市、吉林市部分地区、通化市南部,辽宁省除东部山区和大连市、东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大部分地区,山西省忻州市、晋中市、太原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吕梁市平川区和南部山区,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北部、沧州市北部春播区,北京市春播区,天津市春播区种植。

208

品种名称:承单813

申请者: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育种者: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品种来源:承106×承156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30天,与对照先玉335熟期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22厘米,穗位高124.5厘米,成株叶片数20.5片。果穗筒型,穗长20.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2厘米,穗轴红,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40.1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59克/升,粗蛋白含量8.72%,粗脂肪含量3.64%,粗淀粉含量74.56%,赖氨酸含量0.27%。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54.4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3%。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40.2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9.1%。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5-10厘米地温稳定在8-10℃时开始播种,一般在4月20日至5月10日播种为宜,亩种植密度4500株,高水肥地块4800株。注意防治大斑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的辽宁省东部山区和辽北部分地区,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区,辽源市、长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乌兰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等部分地区种植。

209

品种名称:创玉411

申请者: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哈18-198×XMG001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9.35天,比对照先玉335早熟0.7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0.35厘米,穗位高119.26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果穗筒型,穗长21.1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4.5厘米,穗轴红,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8.6克。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58克/升,粗蛋白含量8.02%,粗脂肪含量3.36%,粗淀粉含量76.81%,赖氨酸含量0.25%。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11.63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46%。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89.46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2.52%。

栽培技术要点:5月初播种,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采用垄作直播栽培方式,每亩种植密度4500株。每公顷施基肥及种肥施磷酸二铵150~200千克、硫酸锌15千克、硫酸钾20-30千克或者施用玉米复合肥200~300千克;在拨节期追施尿素200~300千克。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的辽宁省东部山区和辽北部分地区,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区,辽源市、长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乌兰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等部分地区种植。

210

品种名称:春光99号

申请者:吉林省春光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吉林省春光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D66×HK21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30天,与对照先玉335熟期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7.5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型,穗长19.9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15厘米,穗轴红,籽粒黄色、马齿,百粒重38.55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47克/升,粗蛋白含量10.52%,粗脂肪含量3.67%,粗淀粉含量73.63%,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38.1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3%。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10.4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5-10厘米地温稳定在8-10℃时开始播种,一般在4月20日至5月10日播种为宜,亩种植密度4500株,高水肥地块4800株。注意防治大斑病和丝黑穗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的辽宁省东部山区和辽北部分地区,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区,辽源市、长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乌兰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等部分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