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平房区鲜食玉米特色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23日电(高琳 记者 刘锡菊)八月的田地满目青翠,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玉米的清香,在哈尔滨市平房区兴尚农业和科耀食品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鲜食玉米已经成熟,一辆辆收割机穿梭在田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正在收获“幸福”的希望。据了解,随着国内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逐年上升,平房区鲜食玉米生产企业根据销售情况及时调整种植面积,不断加大生产投入。今年,平房区域内种植鲜食玉米6000亩,域外6500亩,总种植面积达到12500亩,比去年增加4500亩,今年预计产值825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400余万元。在推动平房区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近年来,平房区(哈经开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按照打造现代农业之都“特**”建设为目标,精准发力,在打造亮点、放大优势、展现特色上下功夫。统筹考虑各村资源禀赋,积极发展鲜食玉米等特色种植,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四个农业”的工作部署,着力打造一批以鲜食玉米种植加工的哈南农开、兴尚农业、科耀食品和黎明花卉等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带动有力的特色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年初以来,平房区抢前抓早,科学谋划积极推广“智慧农业+”北斗导航技术保障春整地质量和粮食作物播种质量,加快推进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转型,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服务数字化进程。

据平房区工农村党支部书记温永胜介绍,为进一步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拉动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去年工农村扩大经营范围,开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布局,玉米深加工在本村就能完成。2023年1月,工农村成立哈尔滨科耀食品有限公司,建设鲜食玉米加工生产线等项目。仅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就解决了七八十人的就业,一般用工收入4-5万元。平房区平房镇工农村村民王志民说:“原来我们种地一亩地挣500元,现在挣1000元。一产和二产结合,我们村民带地入社,年底有分红,还能在合作社打一份工,挣两份钱。”6000米厂房,4000米冷库,深加工设备,产品可追溯,无人植保,工农村目前正逐渐向现代化农业,智慧农业过度发展。

不仅是工农村,平房镇曙光村的兴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也加大投入,扩大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和其他各种现代农机作业的方式,推进鲜食玉米产业生产种植。公司鲜食玉米生产加工仓储设施全部采用自动化设施设备。此外,秸秆综合利用还田作业农机设备全部实现智能终端设备安装,还田作业数据信息精准。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平房区还支持农产品优势特色产区与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利用电商平台宣传和销售农村特色农产品,塑造绿牧山(鲜食玉米)等区域电商品牌,加快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普及。工农村还专门培训村民进行村集体经济产品的自产自销。村支书温永胜算了一笔账,大地玉米改种糯玉米后,上市可增值2-3倍,礼品包装可增值3-5倍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