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世界粮食总产和单产之首

一、玉米概述

玉米为禾本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全球三大谷物中,玉米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均居世界首位。中国的玉米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在 世界谷类作物中,玉米的种植范围广。玉米的播种面积以北美最多,其次为亚洲、 拉丁美洲、欧洲等。玉米占世界粗粮产量的65%以上,占我国粗粮产量的90%。 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质,4-5%的脂肪,2%左右的 多种维生素。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产品有3000种以上。玉米是制造复合饲 料的最主要原料,一般占65%-70%。

玉米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特别是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现今全 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为主要粮食。

二、玉米的生产、流通与消费

1.全球生产情况

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1.91多亿公顷,总产量11亿多吨,约占全球粮食总量 的30%-35%,主要分布国家有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这四个国家的总 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68%,其中美国约占31%,中国占23%左右。

2. 全球进出口情况

全球玉米的出口总量在1.2-1.7亿吨左右,并有逐年上升趋势。从出口国看,美国、阿根廷和巴西等玉米主产国家也是玉米出口大国。美国年出口玉米在4000-6000万吨左右,占全球玉米贸易总量的30%左右。巴西和阿根廷年出口量均约为3000万吨,并有逐年上升趋势。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玉米主 产国,但中国同样是玉米消费大国,因此我国出口量极少。

玉米的主要进口国集中在亚洲及欧盟地区,其中日本年均进口量约为1400-1700 万吨,主要来自美国;韩国年进口量约为700-1000万吨,主要来自美国。近年来墨西 哥玉米进口数量逐年攀升,2019年达1730万吨,欧盟在2015/16年度、2016/17年度、 2017/18年度至2018/19年度进口玉米数量显著增长,目前年进口量超过2000万吨, 埃及玉米年进口整体呈增长趋势,进口量在700-1000万吨。中国台湾省年进口量400-500万吨,加拿大100-200万吨。

3. 全球消费情况

全球每年玉米总消费量从1999/2000年度开始就保持在6亿吨以上,2009/10年度以来消费量超过8亿吨,2016/17年度消费量达到10亿吨以上。玉米的消费主 要有四方面,即食用、饲用、工业加工及种用。

玉米是“饲料之王”,2010/11年度以来全球饲用玉米消费超过5亿吨, 2015/16年饲用玉米消费超过6亿吨,2018/19年超过7亿吨,约占玉米消费总量的 60%。未来随着全球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对玉米消费的需求还会增加,产需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4. 国内生产情况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总产量居世界第二,玉米生产区域分布广泛,北方的辽、吉、黑、蒙、晋、冀、鲁、豫8省区生产了全国70%以上的玉米,尤其是东北地区(含内蒙),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1000-1400万公顷,正常年份玉米产量为9000-12000万吨左右,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40%左右,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商品粮产地。华北黄淮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豫、苏和皖)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1000-1100万公顷,正常年份玉米产量为5000-7000万吨左右,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但商品率低于东北地区。

5. 国内消费情况

我国作为玉米消费大国,玉米消费主要用于饲料生产和工业加工消费,二者占比达90%以上。饲用玉米消费整体维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到2018/19年度饲用玉米消费增加至近2亿吨,而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玉米淀粉、造纸、酿造、医药、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得到了快速发展,且深加工产业玉米消费量逐年增加。我国调减了部分非优势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玉米产量 于2017/18年以来出现了小幅减少。与消费量增长相匹配。2007年以来,国内玉米出口量大幅下降,2009年以来中国玉米进口量迅速增加,中国已经由玉米 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净进口国。

三、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1. 玉米供给

从历年来的生产情况看,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3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23%左右,南美的产量占10%-15%,成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比重都较低,对国际市场影响较小。

2. 玉米需求

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的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国,对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 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发展迅速,大大推 动了玉米消费需求的增加。

从国内情况来看,玉米消费主要来自口粮、饲料和工业加工。其中,口粮 消费总体变化不大,对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饲料用玉米所占的比例最高,达 70%以上,饲料用玉米需求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工业加工用玉米比例 占28%左右,对市场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3. 玉米逬出口

玉米进出口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玉米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总量,玉米出 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对国际市场而言,重点关注美国、阿根廷等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玉米的进口情况,这些国家玉米生产、消 费的变化对国际玉米进出口贸易都有直接影响。

4. 玉米库存

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库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商品供需情况的变 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内在反映。因此,研究玉米库存变化有助于了解玉米价 格的运行趋势。一般地,在库存水平提高的时候,供给宽松;在库存水平降低 的时候,供给紧张。结转库存水平和玉米价格常常呈现负相关关系。

5. 玉米成本收益情况

玉米的成本收益情况是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玉米成本对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市场粮价过低,农民会惜售;收益情况会影响农民 对下一年度玉米种植安排,收益增加,农民可能会增加种植面积,反之可能会 减少种植面积。

6. 与其他谷物比价关系

玉米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的比价关系会对玉米的供需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玉米 的产销情况,导致玉米未来价格的走势发生变化,因此,研究这种比价关系非常 重要,其中,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比价关系、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最为重要。

7. 金融货币因素

利率变化以及汇率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这些因素的变化常会引起商品期货行情波动。总的来说,当货币贬值时,玉米期货价格会上涨;当货币升值时,期货价格会下跌。因此,货币的利率和汇率是除了供给量、需 求量和经济周期等期货价格的因素之外的另一影响因素。

8. 经济周期

世界经济是在繁荣与衰退周期**替中不断发展的,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 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经济周期中,经 济活动的波动发生在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因此,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而非局 部经济的波动。衡量总体经济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国民收入,经济周期也就表现 为国民收入的波动,并由此而发生产量、就业、物价水平、利率等的波动。经 济周期在经济的运行中周而复始地反复出现,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 四个阶段构成。受此影响,玉米的价格也会出现相应的波动,从宏观面进行分 析,经济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9. 贮存、运输成本

影响运输成本的原油、海洋运输费率、运输紧张等其他因素的变化,会对 玉米价格产生影响。

10. 相关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