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稀罕"的种子来了,靓花你的眼!你该如何精准选择
时至今日,农资市场已有部分"两杂种子"上市销售。与往年种子上市时间相比,今年稍提前了许时日。
原因是去年同期部分紧俏品种数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造成了局部市场部分品种的"抢购""抢销"。
图片: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收获图


从目前上市的部分"两杂品种"来看,主要呈现在玉米品种上。如正大999,创世90,利单5号,恩单804,恩单801,惠民380,康农玉I号,豪单398等。
既有黄白粒品种又有纯金黄色品种。既有半硬粒品种又有马齿型品种。既有稀植大穗玉米品种又有矮杆密植型紧凑型玉米品种。品种较多各具特色各具风格。而水稻品种上市还较少。
现在种田的农户愈来愈少,多半都是"兼职",传统农业种植有点边缘化副业化,较以往以农业种植养家糊口,供孩子们上学或满足一家人的基本开销的情况很少。
图片:不同的玉米品种及田间植株


因此在选购"两杂种子"上,很多农户的选购思维较以往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过去的"普 选""海 选"过渡到目标品种的"精选"上。"靠谱"的品种才是农户"精选"的目标和基础。"垫底"或者"补缺"的品种不一定进入农户的"法 眼"。
面对如此众多类型的"两杂"品种,农户该怎么去"精选"自己的所需要的理想品种?在选择所购品种时要注意规避哪些不利事项?
今天清江鹤就与各位亲们来聊聊这个冬天如何精准购买"两杂"种子的秘 笈,参与购种话题讨论。
根据传统"两杂"作物的种植经验和生产实际,清江鹤认为"两杂"种子的消费者们在"精选"购种时要遵循以下几个规则:
图片:"恋秋"的水稻品种特征


首先是"地域"标签原则。也就是所购的"两杂"种子必须是与当地气候相适宜的种子。
种子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只要是经过科研机构开发出来的"两杂"种子都是好种子。但是,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地方种植,它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是有差别的。
同一个品种在甲地方种植可以表现出非常不错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是甲地方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好品种优势品种,或许引种到了乙地方,这个品种就会变为劣势。既不丰产也不高产,而且抗逆性还非常差。
即便在某一些方被农户们认定的好品种,或许在张三家的地块种植,品种表现为丰产稳产性。而到了李四家的地块种植,丰产性和稳产性却表现为一般。这也是同一个品种在同一个区域内的局部个体差异。这些差别在现实的农业种植生产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不能否认。
图片:优质丰产稳产的杂交水稻


因此农户在精选两杂种子时,首先要知晓自己所购品种是适宜在本地生长的品种。再结合自已种植地块特征(如阳光,水源,土地贫瘠程度,种植要求)基础上,在目标品种之中精准选择适宜自已特定地块种植的"两杂"品种。
其次是种植"经历"原则。也就是说农户自已所选购的品种在当地有过"种植经历"。亦即引种试验示范并顺利通过当地品审会正式审定。
为什么一定要求所选品种在当地有"种植经历",实际上就是检验目标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不光是在理论上说得通讲得透可"对标",还要在现实的生产中去实践去验证。
有的品种在引种时,可能在短时间内(特别是相近年度气候变化不大无异常状态情况下)可以表现为丰产性稳产性特征。一旦气候变异常情况下,可能部分品种的抗逆性就发生了巨大变化。轻则几成减产减收,重则颗粒无收。全年的种植收益就会化为泡影。
图片:包衣种子与非包衣种子


故建议相关的农资两杂种子用户在购买种子时,不要听农资经销商"忽 悠"诱 导这种子好那种子好,这种子高产那种子稳产,而是自已心理要有个"盘算(底数)",咬定青山不放松,在认真听取各方位的情况介绍以后,筛选品种信息,精准锁定自己的目标品种然后购买。
第三就是清晰了解目标品种的生物学特征。
跟学画画一样,想画一幅什么样的画来,就得心中装有一幅什么样的画作。这样操作起来才会有的放矢。
购种也是一样。想要购什么样的品种就得知道它有哪些生物学特征。
比如玉米杂交种,你得了解所购玉米杂交种种出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外观:玉米籽粒颜色,籽型穗型,穗行及穗行粒数,全生育期,植株株高,叶型及株叶数,对种植技术及土壤肥力要求等。
图片:农户种植收获的玉米


对于杂交水稻而言,所购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及米质等级,种植技术要求等品种信息,在所购种之前必须是要弄清楚的。看似比较平常的数据,它却决定着你一年的种植收益,所以马虎不得。
综上所述:购种是个技术活,买种须谨慎。涉及到购种的知识点也远远不止以上所讲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这需要购种者在购种的过程中,"见机行事""灵活运用,而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固化了购买思维作出了错误的决定。
图片:杂交水稻田间植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