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又该怎么防治呢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侵袭。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玉米常见病害
1.灰斑病
灰斑病是玉米上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在潮湿且气温高时易发生。病害在玉米叶片上形成灰色圆形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失绿。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种。
(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3)进行大面积轮作。
(4)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5)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9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 在北方地区化学防治最有效的防治时期是在玉米扬花期左右.
2.锈病
锈病也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发生。病叶上会形成锈色小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锈色条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干枯、失绿。

防治措施:防治玉米锈病需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玉米锈菌有多个生理小种,在利用小种专化性抗病性时,抗病品种的选育和使用都是针对特定小种的,因而必须监测小种变化,防止因小种改变致使抗病品种失效。
(2)药剂防治 。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l 000~1 5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常量喷雾。在发病早期喷药控制传病中心,在病叶率达到6%时全田喷药防治。
3.玉米花叶病
玉米花叶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病害在玉米叶片上形成小圆点,随后逐渐扩大融合,形成黄褐色斑块。

防治措施:
(1)轮作:对已发生病害的玉米种植地进行轮作换茬,减少田间病毒的积累,有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
(2)选用抗、耐病品种:可选用农大3138、豫玉22、苏玉19号、苏玉20号等抗病丰产良种。
(3)深翻晒白,清洁田园:播种前,地块应充分深翻晒白、平整作畦,并清除田间及其周围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减少田间病源和虫源。
(4)加强栽培管理:一是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实行氮、磷、钾平衡施肥,及时适量追肥。二是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渠,防止湿气滞留;高温干旱时适当灌水或浇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为害及传播,但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避免阴雨天进行农事操作。三是适时中耕、除草、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二、玉米常见虫害
1.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以幼苗、蚕芯、穗粒为食。严重时可导致玉米减产、品质下降。防治措施:定期喷洒杀虫剂,清除病株和病虫,避免过度密植。

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寄生卵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虫的寄生蝇、白僵菌、细菌、病毒等。捕食性天敌有瓢虫、步行虫、草蜻蛉等,都对虫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化学防治
a.心叶期防治。在玉米心叶末期的喇叭口内投施药剂,仍是我国北方控制春玉米第一代和夏玉米第二代玉米螟最好的药剂防治方法。
b.穗期防治。当预测穗期虫穗率达到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时,在抽丝盛期应防治一次,若虫穗率超过30%,6-8d 后需再防治一次。
(3)诱杀成虫
根据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可诱杀大量成虫。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期,用诱芯剂量为20ug 的亚洲玉米螟性诱剂,在麦田按照15个/hm2设置水盆诱捕器,可诱杀大量雄虫,显著减轻第一代的防治压力。
2.玉米象
玉米象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以玉米穗为食。严重时可导致玉米减产、品质下降。防治措施:定期喷洒杀虫剂,清除病株和病虫,避免过度密植。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秋末冬初,当粮堆内成虫大批爬出越冬时,可先在粮面或粮堆四周铺麻袋引诱成虫在袋下潜伏,再收集消灭。春季转暖时,在仓外四周喷农药带以阻隔仓外越冬成虫再进入仓内。暴晒及过筛粮食。
(2)化学防治在粮堆内可拌入重量比为十万分之一的马拉硫磷。当粮仓发生玉米象为害比较严重而一般方法又不适合的情况下,可采用溴甲烷或磷化铝等药剂进行封仓熏蒸。
(3)生物防治利用成虫有向上爬的习性,可在粮面上扒成许多小尖堆,每堆顶上插一草把或竹筒,当扒动粮食时,成虫即纷纷爬到堆顶草把或竹筒中躲藏,可收集加以消灭 。
3.玉米蚜
玉米蚜是一种会吸食玉米汁液的害虫,严重时可导致玉米减产、品质下降。防治措施:定期喷洒杀虫剂,清除病株和病虫,避免过度密植。

防治措施
(1)采用麦棵套种玉米栽培法比麦后播种的玉米提早10至15天,能避开蚜虫繁殖的盛期,可减轻为害。
(2)在预测预报基础上,根据蚜量,查天敌单位占蚜量的百分比及气候条件及该蚜发生情况,确定用药种类和时期。
(3)用玉米种子重量0.1%的10%吡虫啉可湿粉剂浸拌种,播后25天防治苗期蚜虫、蓟马、飞虱效果优异。
(4)玉米进入拔节期,发现中心蚜株可喷撤0.5%乐果粉剂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当有蚜株率达30%至40%,出现“起油株”(指蜜露)时应进行全田普治,一是撒施乐果毒砂,每667平方米用40%乐果乳油50g对水500L稀释后喷在20kg细砂土上,边喷边拌,然后把拌匀的毒砂均匀地撒在植株上。也可喷洒25%爱卡士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667平方米用药量509或喷撒1.5%1605粉剂,每667平方米2至3kg。
(5)用呋喃丹灌心。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每667平方米用3%呋喃丹颗粒剂1.5kg,均匀的灌入玉米心内,若怕灌不均匀,可在呋喃丹中掺入2至3kg细砂混匀后进行。此外还可在喇叭口内撤施1605颗粒剂每667平方米5kg,颗粒剂制法用50%1605乳剂5009,拌入颗料50kg,可兼治蓟马、玉米螟、粘虫等。此外还可选用40.64%加保扶水悬剂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赛波凯乳油25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至30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至4000倍液。
总的来说,要想预防和控制玉米病虫害的发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选用抗病品种,并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同时,也需要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农民的防病意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