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涨!轰动养猪业!玉米价格突破1.5元/斤,养猪户犯愁
近期,玉米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全国不少地区完成了“质”的突破。玉米方面:山东省,安徽省,天津市,广东省,浙江省等地的玉米价格超过了3000元/吨的关口,江苏省,贵州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甚至超过了3100元/吨,从而引发了饲料产品的上涨潮,养猪成本飙升!
春节长假过后,国内玉米现货市场购销正值恢复之中。由于国内主产区基层余粮不足,深加工企业恢复生产,玉米补库需求大幅增加,而雨雪天气增多使玉米销量偏紧,玉米价格继续走强。今日我国玉米价格为2902元/吨,价格较昨日上涨19元/吨。

玉米行情高居不下,依旧火热
根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的2月份第4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来看,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9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3%,同比上涨38.3%。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平均价格为2.7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1%;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3.07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可见玉米依旧处于行情火热状态,大有高居不下之势。
据有关数据显示:南方销区玉米价格依旧坚挺,江西南昌地区东北玉米到站价3000-302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玉米到站价格在3020-3030元/吨,水分15%左右,霉变1%以内。湖南省长沙市玉米到站价格为3010-3030元/吨。湖北省武汉市玉米到站价格为3000-3010元/吨。四川省成都市玉米到站价格为3270-3300元/吨。
面对高居不下的玉米行情,最近临储玉米的重新投放,有人说这是国家要对玉米价格进行调控。而据此前了解,在今年1月份,我国从乌克兰进口50万吨,近期美国将有22万吨玉米到港,那么这是否会对我国玉米价格造成一定的冲击呢?这会不会将成为玉米回落的“推手”呢?
中央储备玉米投放,信号导向作用不容忽视
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告显示,3月4日河北、山东、京津冀等区域将举行中央储备玉米竞价交易,数量分别为0.74万吨、0.68万吨和2.4万吨;3月5日黑龙江地区将举行中央储备玉米竞价交易,数量为7.3万吨。
我们可以发现临储玉米拍卖的数量其实并不多,对目前玉米价格行情影响较小。对于,我国玉米消费量来看,说是“毛毛雨”也不为过。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中央储备玉米投放的信号导向作用。玉米行情高涨,迫使饲料企业压缩玉米采购需求,甚至转而投向像小麦等这样的饲料替代品。这或许会导致玉米价格受到挤压,贸易商乘机进行压价。
进口玉米来袭,玉米行情或有所改变
再反观玉米进口方面,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一段时间,年前备货的企业玉米库存量也是逐渐减少,对玉米的采购需求有所提高。但是,伴随着进口玉米的接连到港,对我国玉米价格行情威胁较大。同时,天气逐渐转暖,春季多雨水,气候潮湿使得玉米存粮不便,容易受潮霉变。近期玉米价格预计将会受到影响。如今养殖业存栏量也有所下降,生猪供应的减少,市场对玉米的需求量也会相对应的有所下滑。

玉米后市行情走向
要知道玉米后市行情如何,我们还得看国内玉米供需方面。
在玉米供应方面,国内主产区基层余粮在2-3成,其中东北种植户余粮约2成,进入3月天气转暖不利潮粮存储,持粮主体售粮积极性逐步回升;华北产区种植户余粮约3成,基层售粮处于恢复期,雨雪天气物流运输条件受限,玉米上量速度较慢。进口方面,近一个月美国对华装运玉米数量累计超过100万吨,美国对华装运高粱数量累计达66万吨。
在玉米深加工需求方面,东北产区深加工企业采购较为积极,最高库存使用周期可至4月;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也基本保持在3月中旬以后,深加工企业担忧后市供应紧张问题,仍在不断补库。节后的饲料消费淡季到来,局部非洲猪瘟疫情频发,养殖户看空后市出栏量,母猪存栏环比下降,生猪复养进程遇阻,饲料企业采购较为谨慎,多为观望。
但是目前,国内玉米供应紧张的局面依然存在,虽然近期市场替代消费、生猪存栏减少、进口玉米来袭等等不利因素对玉米后市行情形成压力,但是,预计3月份玉米价格还是继续以震荡偏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