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格美”来袭,专家提醒:8月上中旬夏玉米注意查治南方锈病

“现在台风外围已经造成全省范围的降雨,未来要当心苏北夏玉米上南方锈病流行。”7月26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孔令杰副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

玉米南方锈病是危害玉米生产的重大流行性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产生圆形分散的直径约为1毫米的黄点,经过1~2天的生长,黄点上长出疱疹状凸起,再经过3~5天疱疹上寄主表皮破裂,散出金黄色或橙色粉状物(病菌夏孢子)。该病不仅降低叶片光合作用,而且消耗全株的营养和水分,严重影响玉米正常生长,致使玉米植株加速干枯、籽粒不饱满、千粒重降低,最终导致减产。

据孔令杰介绍,玉米南方锈病属大区气传流行性病害,病菌在我省及以北地区一般不能越冬,夏季台风携带南方沿海地区的病菌孢子深入内陆是该病流行的重要条件。近十年中,受2015年台风“苏迪罗”、2021年台风“烟花”和2023年台风“杜苏芮”影响,这些年份玉米南方锈病均在我国黄淮海玉米产区形成了大流行,而此次台风“格美”的登陆北上路径和登陆情况与上述台风相似,今年仍可能携带大量菌源向黄淮地区传播。根据南方锈病的发生规律,其病菌夏孢子从萌发侵入到产生新的夏孢子约经7~10天,此后可形成多次再侵染,因此玉米南方锈病集中显症时间将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届时必须抓紧用药防治。

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登记防治玉米南方锈病的药剂,根据全国农技中心2023年发布的《玉米南方锈病防控技术指导意见》,防治该病可以选用含戊唑醇、三唑酮、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成分的药剂。

孔令杰提醒,受夏收期间高温干旱影响,今年我省夏玉米播种期偏迟,当前玉米大多处于喇叭口期,正值穗分化时期,防治南方锈病应避免将杀菌剂和渗透性强的杀虫剂、叶面肥等混用。另外,过量使用三唑类杀菌剂会影响雌穗分化,导致果穗畸形。建议8月上旬至中旬防治,或者见到南方锈病病斑后开始防治,或轮换使用非三唑类药剂,以避免三唑类药剂对穗分化的影响。 (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