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是否会出现反季节上涨行情?

温馨提示:请您在阅读本文之前,点击文章上方的“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收到青农情浓推送的最新三农政策、农业技术等内容了。谢谢您的关注与转发!

到了12月,本是东北玉米集中上市的高峰期,玉米市场的季节性供应压力紧跟其后,玉米价格的阶段性下跌不可避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但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以及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上下波动,一般不会偏离价值太远。但是,从目前玉米市场的情况看,东北产区和华北产区价格居高不下,港口价格维持坚挺,玉米市场说好的季节性下跌呢?

新粮上市期延后超出预期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647万吨,同比减少632万吨。从统计数据看,今年新粮上市期出现延后,特别是东北地区集中上市期仍未到来,新玉米已收获71.9%。目前除了黑龙江因积温问题上市偏慢,新玉米已大部分收割,前期因安徽、河南等地农户有惜售情绪导致玉米价格稳中有升。另一方面,今年天气因素影响。

渠道库存偏低

今年玉米市场的库藏较去年相对较低,今年玉米市场的贸易环境仍较为悲观,贸易购销环节比较谨慎,贸易企业压粮的比较少。主销区规模以上饲企玉米原料库存多维持安全生产库存为主,中长期建库尚未大规模启动。港口方面,北方四港库存在130万吨左右,而去年此时港口库存数量在300万吨以上,库存的调降比较明显。渠道库存偏低是今年玉米市场比较特殊的现象。

从以上的情况我们可以分析出今年的玉米市场和以往有所不同,因此对于现阶段玉米市场的强势我们也找到了答案。但是,这种坚挺的价格能还能持续多久呢?

根据基层售粮习惯,农历小年前后购销活动基本停滞,而由于今年小年的提前到来——2020年1月17日,据此推算基层农户的售粮期还有大概40天左右。并且随着后期降温雨雪天气增多,道路结冰、风雪阻滞将令节前玉米的购销流通有效时间再度缩短,东北玉米集中上市的步伐将越来越近,季节性下跌的规律将不可避免。

从需求端看,今年玉米市场的行情受非洲猪瘟的影响较大,如果按照生猪存栏下降30%—40%计算,折合减少玉米饲用需求3000万—4000万吨。虽然猪等禽类对于玉米的需求有所增加,但是仍不能完全弥补猪饲料对于玉米的减少部分。目前,生猪养殖户由于今年养殖的高利润不断增加生猪崽的数量,但是母猪的缺失以及生猪存栏的大幅下降,短时间内存栏的恢复是遥不可及的,对于玉米饲用需求量仍在不断增长,依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玉米价格。预计农历年前后玉米价格不容乐观,震荡调整或是这一阶段市场运行的主基调。有业内人士推测:生猪存栏恢复最早在2020年5月份。届时,玉米等猪饲料的需求将有所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