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玉米价格,为什么涨得让人心慌呢?

整个11月东北玉米价格似乎都没有下调过,都是一路上涨的,从接近1元/斤的开秤价领涨全国到目前30水的潮粮玉米也要将近1.1元/斤才能买到,东北玉米价格差不多涨了200元/吨还要多了。

而今年的东北玉米价格上涨看似跟2020年很像,但却有很多人反馈称“每次上调都让人心慌”。笔者在与不同地区的玉米贸易商还有部分用粮企业负责采购的人沟通交流时也听到很多担心和迷茫的声音。

为什么2020年大家就是看涨,即便东北玉米价格不断冲高,还有很多人积极建库存,而今年到现在反而有一些贸易商停止购销,观望市场了呢?笔者有些想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首先:担心粮权没有充分转移,集中供应会不会大跌?

其实从今年的小麦行情走势大家就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涨的幅度大、跌的幅度也会大,而目前东北玉米开秤高开就比去年高了200多元/吨,现在又涨了200多元/吨,虽然农户种植成本高,但每吨也有少则200元/吨,多则400元/吨的利润空间了。而如果现在50%以上玉米在贸易商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再涨200元/吨也不是梦,但由于东北天气还是泥土冻不住,以及疫情管控区域不减反增,粮权大部分还是在农户手中。万一上冻后疫情管控也配合国家政策放宽,以目前的价格集中上量是不成问题的,到时候出现集中上量,跌价行情也就开启了,这是大家担心的,也是心慌所在。因为粮权分散、后期变数大

其次:中粮按兵不动,是不是另有打算?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今年的中粮采购并不积极,很多地方的中粮粮库还没有企业收购价格高,甚至开的库点也没有去年多,中粮为什么按兵不动?是不是对现在的“高价”不认可?是不是中粮手里“筹码充足”比如进口玉米要拍卖了?是不是国家层面会有新政策出台,而另有打算?总之中粮态度不明,也是一些贸易商担心的地方。我们不假想什么,毕竟那是国家战略,但确实让东北贸易商有点不敢信心十足的高价建库。因为政策不明、心里不踏实

最后:上方空间可见,底部无法估计,谁敢动?

我们都知道我国玉米就算有缺口,也最多在2000万吨左右,因为毕竟还是有其他品种替代的,而就算只靠玉米本身,也无非就是依赖进口,价格跟进口平价。

目前进口玉米价格也就是在3200元/吨上下,目前南港报价差不多3000元/吨左右,极限还有200元/吨左右的上方空间呗,毕竟进口是近强远弱,且还有巴西低价玉米到港,不出大意外的情况下200元的空间已经是最大的上方空间了。逆推回北港报价也就到3000元/吨上下呗,现在北港已经2880-2900元/吨的报价了,也就是只有100-120元/吨的上涨空间。就算北港报价3000元/吨,逆推回黑龙江也不过就是干粮2800元/吨上下,现在黑龙江深加工就已经报价在2680-2760元/吨了,上方空间也就40-120元/吨

但上文笔者可是说从成本论,农户已经有200-400的利润空间了,一对比明显就是涨幅没有跌幅空间大,这样的赌博有人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利益大于风险,不做也罢

综上所述,笔者个人认为短期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因素都让东北玉米供需两端有断层,所以需要保证生产刚需的企业不断涨价,想要卖粮的脱粒难而供应不上。不断涨价、逐渐惜售的模式也就形成了,价格自然也就虚了,担心下跌的人自然也就多了。因为目前大部分都是看到报价上涨,但成交只是少量的,没有完全托高整体粮价。一旦供应多了,高价格扛不住的。

所以在东北上冻之前玉米价格虽然还是会涨的,毕竟企业要“重赏勇夫”保生产、保到量。但价格越涨,风险越大,特别是要在目前价位囤粮,风险大于机会。#中国地道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