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河堤乡种植鲜食玉米,带动农户增收

近年来,玉米市场价格一直走势低迷,农民增产不增收,而睢县河堤乡党李村农民却逆向运作,玉米种植面积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前年增加近一倍,原因何在?

河堤乡的传统粮食种植模式为一季小麦、一季玉米,也就是俗称的麦茬棒、棒茬麦,玉米品质优势不明显、价格不高。为帮助农民增收,该乡对传统种植模式进行改进:采用工厂化集中育苗的方式,缩短玉米在大田中的种植时间,从每年种植一季玉米改为种植两季,玉米品种从普通玉米改为鲜食玉米。

与河堤乡进行鲜食玉米种植合作的科奥公司负责人李长申说:“今年我们在河堤乡种植了甜糯玉米、花糯玉米和水果玉米,水果玉米经过深加工做成玉米汁和玉米粒,甜糯玉米、花糯玉米经过清洗、扒皮、分级、真空包装,变成一袋袋精致的商品,提高了鲜食玉米的档次和产品附加值。”

鲜食玉米生长期平均为85天,小麦收割前一个月集中育苗,小麦收割后采用机械插苗,在第一季鲜食玉米收割前一个月再集中育苗,第一季玉米收割后再机械插苗。小麦种植时间、方式不变。鲜食玉米产量高,其中糯玉米亩产量平均2500斤,水果玉米亩产量接近4000斤。玉米品种从普通品种改为鲜食玉米,每亩地农民年增收近5000元。

“我们种植鲜食玉米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模式,由公司统一提供种子、肥料,统一收购,有最低的保护价。因为鲜食玉米的管理方式跟传统玉米一样,农民群众非常容易接受。我们计划在今年种植1000亩的基础上再发展5000亩,‘十四五’期间能够发展到2万亩以上,让种植鲜食玉米真正成为我们乡村振兴的一个好产业 。”河堤乡党委书记曹书昌说。

据李长申介绍,他们在种植过程中把农产品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提倡有机绿色种植。一方面种植植物引诱杀虫,根据不同的季节种植不同的花草,把虫引到植物上以后集中喷洒农药,药物直接打到花草上面,采用高科技的性格诱剂,在娥交配和产卵期进行消杀。另一方面,利用黄板进行虫害预警。田间发生了什么虫害,根据每个黄板上虫的数量、种类传达信号,通过预警提前防治。这些新型的杀虫方式,加上鲜食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开拓了市场,使农民尝到了效益农业的甜头,党李村农民张道仁说:“种植鲜食玉米省工省钱还省力,我也准备承包几十亩地种植这个甜玉米,既高产收入也多。”

来源:商丘日报

记者:闫丽娟

制作:睢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马丽 杨景凤

责编:魏剑侠

执行主编:李静 袁洪彬

审核:褚涛 郑汝强

监制:刘景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