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着力打造薄皮糯玉米产业
今年,大关县将打造薄皮糯玉米基地1万亩,其中核心示范样板6020亩。围绕这一目标,农业农村局协同各乡镇,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着力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发展后劲。
连日来,县乡农技人员和助农企业纷纷走进规划种植区开展产销培训,宣讲联农带农优惠政策,分发薄皮糯玉米“金糯1805”良种,开展种植技能培训。
悦乐镇青林村都寨村民小组位于矮山河谷地区,今年在这里连片规划了200亩薄皮糯玉米。3月5日,县农技中心来到都寨村民小组田间,为村民开展现场栽种培训。
“大行是2米,株距是25到30公分,小行是40公分。育苗移栽一窝栽一棵。淋清粪(农家肥)就可以了,不要放化肥,长出来了以后再追农家肥。”农技专家边讲边向围在身边的种植户们做着示范。
参加了培训会,当地村民刘仲田更是增强了发展信心。
“今年,种子、肥料、薄膜等生产垫本上面给,那就更好了。这些开支上面给负责了,就等于增加了个人的收入。”他说,家里今年计划种植2亩左右。以前自家是种来磨成糯玉米粉来卖,很麻烦,现在有了公司收购就方便多了。
为加快大关薄皮糯玉米产业的发展,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扶持市场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效益突出的新型经营主体,加强产销各环节有效连接,推行“市场+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构建农民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以实现多方共赢融合发展的目标。
“我们公司在农户手里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把农户的地租过来。我们免费提供种子给农户,种玉米还是农户自己种。我们包收购,最后再以一元一斤计件工时费支付给农户。”大关县鹏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据县农技中心负责人介绍,全县的薄皮糯玉米将分成三批次下种,按照三熟模式进行技术推广。目前,矮山河谷地区已完成种植面积3000亩,二半山地区的正在育苗中,高山地区的育苗工作将在4月启动,力保从6月份至10月份都有产自大关的新鲜薄皮糯玉米供应给泸州和重庆的双福等市场。

